不远千里首都行 童诗课程放光彩
——洛小儿童诗课程团队走进北京多所小学开展系列培训活动
长江何处水,
明月几州天。
月与江无约,
相逢是偶然。
相逢是偶然,却也是必然。在一千多公里那么远的北京,遇见那么多孩子与老师,是我们的幸运与幸福,因为孩子们答应我们,会接着读童诗,写童诗。我们也相信孩子,更相信老师们会行动起来,与孩子一同享受诗歌带给心灵的荡涤。
题记
过去的一周,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周。10月9日至10月15日,洛小朱伟副校长带领教科室臧明艳老师、儿童诗课题组核心成员沈雪莲老师一起前往北京市房山区、大兴区7所学校进行儿童诗教学展示以及讲座活动。
本次活动起源于洛小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旗下中少成长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洛小在2015年下半年开发了儿童诗课程,由中成长整理、出版。北京多所小学对儿童诗课程非常感兴趣,此次由中成长发出邀请,洛小儿童诗团队赴京给各校培训。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小学、石楼中心小学、行宫园小学、城关第二小学、琉璃河小学、北工商附小、大兴区旧宫二小,洛小臧明艳老师、沈雪莲老师分别为7所学校的孩子带来了童诗导读课《彩色的小吉普》和童诗仿写课《贪吃的......》孩子们淳朴而勇敢,非常乐于表现自己。第一次上童诗课就打开了思维之门,再次证明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沈老师带着4所学校的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读诗,感受童诗的节奏美。零基础的孩子最适合学习儿童诗,他们的思想自由不受束缚,语言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臧老师和3所学校的孩子一起分享了诗人王立春的《贪吃的月光》,当开放性的问题“月光还吃掉了什么”出现的时候,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月光吃掉了一座座房子,月光吃掉了大片的云彩,月光吃掉了我的梦,月光吃掉了整个世界的黑暗,吃掉了我内心的寂寞,......而在仿写中,孩子说,贪吃的长颈鹿,沿着云朵梯子往上爬,只要一口,一口就够了,去尝一尝月亮的味道。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40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问道:“老师你能不能留下来一直给我们上课?”一个女孩说,老师,我的眼睛很贪吃,吃掉了你美丽的笑容。他们拥抱臧老师,甚至在走出了校门又回过来与她合影。原来,当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用准确的方法去引导,就会激活孩子身体内部的诗性。记得在石楼中心小学上完课,我们发现沿路晒着很多成熟后的玉米粒儿。金色的秋天,成熟也意味着新的孕育。我们为孩子播下童诗的种子,它一定会在温暖的阳光里悄悄萌芽。
茉莉花茶的清香里,臧明艳老师为7所学校的老师们带来了童诗讲座《童诗如灯,点亮星辰》。每一天的讲座中,都有老师在跟着她轻轻诵读童诗,她们时而会心微笑,时而点头认可,彼此是陌生的,是诗歌让他们有了默契,有了眼神交会那一瞬间的心领神会。中成长的工作人员说,臧老师,老师们听你的讲座感动得热泪盈眶,想要再听你读诗。房山二小教科室主任说:“我是教数学的,却听臧老师读诗入了迷,你讲得真好。”一场讲座如果能拨动一些老师的心弦,一场课程的盛宴便已经悄悄酝酿起来。
琉璃河小学的葫芦成熟了,静悄悄地挂在藤上,沐浴着温暖的秋阳。房山二小外的那一片废墟,也蒙上了温柔的诗歌的光芒。7所学校,孩子们感受到了童诗课的有趣,笑得那么发自内心。老师们感受到了童诗教学的美好,愿意也尝试着去教学。任何一种课程都无法在一堂课之后立竿见影,最好的效果就是,孩子们需要你,老师们需要你,学校需要你,而你正好出现在他们面前,慢慢地领着他们走进美妙的童诗课程。尽管每天的培训很忙很累,但既然不远千里来到了北京,洛小儿童诗团队只想把儿童诗最美好、灵动、童趣的一面展现给孩子和老师们。
此次培训活动顺利圆满,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洛小还将为北京更多小学进行儿童诗课程的培训。离开北京的那天,雾霾四起,但洛小老师们的内心却分外明亮,他们深知此事有着重要且长远的意义,并且将在儿童诗课程推广之路上坚定地前行。
(洛小通讯组 撰稿:臧明艳 摄影:沈雪莲 朱伟 审稿:朱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