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5.9—2016.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关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教育,营造诗意的课堂,培养学生诵读、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儿童诗研究活动,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握儿童诗的文学特点,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丰富儿童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2、通过实践研究,提高学生阅读、创作儿童诗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
4、通过实践研究,促进儿童诗校本材料的落实,推进诗意校园的建设。
三、实践与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对课题组核心成员和全体成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加深课题组成员对儿童诗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整合语文课与童诗课的教学方法,使课题组成员更好地掌握实施儿童诗校本教材的方法。同时继续完善本课题的网站,给全体成员提供学习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2、进一步明确研究任务,突出研究重点。
本阶段研究重点为与北京中少成长公司合作,完成3~6年级童诗课程的架构以及具体设计的工作,进一步完善童诗校本材料,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研发能力。
3、开展观摩研讨、童诗比赛等活动。
(1)开展儿童诗研讨活动。
儿童诗是培养儿童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好教材,开展童诗观摩研讨活动,探索出更丰富的儿童诗课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体悟式”经历,更能为老师今后的语文课增添许多诗意。
本学期课题研讨课由沈华芳、朱丽英、沈雪莲、胡星燕四位老师承担。
(2)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童诗比赛。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召开童诗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工作计划。
2.组织课题组老师参与第一批童诗课程教学设计。
3.组织师生参加第三届王晟中国儿童诗歌节颁奖礼。
十月:
1.召开童诗课程开发完善会,二次修改第一批童诗课程教学设计。
2.组织课题组成员上交童诗课题论文。
十一月:
1.儿童诗欣赏、创作研讨活动(执教:沈华芳、朱丽英)
2.组织课题组老师参与第二批童诗课程教学设计。
十二月:
1.组织师生参加常州市儿童诗歌大赛颁奖礼。
一月:
1.儿童诗欣赏、创作研讨活动(执教:沈雪莲、胡星燕)
2.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朱洁茹老师指导课题工作。
3.上交第二批童诗课程教学设计,课题学期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