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5.3—2015.6)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关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教育,营造诗意的课堂,培养学生诵读、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儿童诗研究活动,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握儿童诗的文学特点,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丰富儿童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2、通过实践研究,提高学生阅读、创作儿童诗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
4、通过实践研究,促进儿童诗校本材料的落实,推进诗意校园的建设。
三、实践与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对课题组核心成员和全体成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加深课题组成员对儿童诗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整合语文课与童诗课的教学方法,使课题组成员更好地掌握实施儿童诗校本教材的方法。同时继续完善本课题的网站,给全体成员提供学习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2、进一步明确研究任务,突出研究重点。
本阶段研究重点为探索儿童诗的丰富课型,提升教师的童诗欣赏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师生对童诗的热爱,引导学生进行童诗创作。
3、开展观摩研讨、童诗比赛等活动。
(1)开展儿童诗研讨活动。
儿童诗是培养儿童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好教材,开展童诗观摩研讨活动,探索出更丰富的儿童诗课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体悟式”经历,更能为老师今后的语文课增添许多诗意。
本学期课题研讨课由陈静、蒋志芬两位老师承担。
开展儿童诗手抄报比赛的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修改、上交寒假期间撰写的儿童诗论文。
2、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工作计划。
四月:
1、评选优秀儿童诗教学设计和PPT。
2、臧明艳老师报名参加“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童诗课比赛。
3、陈静、蒋志芬两位老师执教童诗研讨课。
五月:
1、组织参加首届“童心里的诗篇”全国少儿诗会征稿活动。
2、组织参加第三届“王晟中国儿童诗歌大赛”活动。
3、儿童诗手抄报比赛。
六月:
1、课题学期工作总结。
2、整理儿童诗案例,撰写儿童诗教学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