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4.3—2014.6)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关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儿童诗教育,营造诗意的课堂,培养学生诵读、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儿童诗研究活动,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握儿童诗的文学特点,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丰富儿童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2、通过实践研究,提高学生阅读、创作儿童诗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
4、通过实践研究,促进儿童诗校本材料的落实,推进诗意校园的建设。
三、实践与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学习是提高实验研究理论指导水平的重要措施,实验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正确的实践活动,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实验就陷入盲目的实践活动。因此课题组将召开会议,明确本学期研究任务,要求各成员加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儿童诗教育方面的理论,进一步更新观念,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研究水平。
2、创设环境,营造儿童诗氛围。
重视校园儿童诗环境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并努力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浓的童诗氛围。校园长廊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充实儿童诗内容。各教室利用板报、读书角等创设儿童诗氛围。
3、开展观摩研讨、童诗比赛等活动。
(1)开展儿童诗研讨活动。
儿童诗是培养儿童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好教材,开展童诗观摩研讨活动,探索出丰富的儿童诗课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体悟式”经历,更能为老师今后的语文课增添许多诗意。
本学期课题研讨课由沈华芳、臧明艳、顾静飞三位老师承担。
(2)开展儿童诗主题创作比赛的活动。
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主题儿童诗创作比赛,选择优秀儿童诗进行诗配画,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之情,也为儿童诗集的编写做准备。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工作计划。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形成定稿。
2、儿童诗欣赏、创作研讨活动(执教:沈华芳、金兰娟)
四月:
1、高年级儿童诗主题创作比赛。
2、儿童诗诗配画比赛。
五月:
1、儿童诗欣赏、创作研讨活动(执教:臧明艳、顾静飞)
2、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儿童诗欣赏、创作研讨活动,每班整理、上交儿童诗作品。
六月:
1、课题学期工作总结。
2、整理学生优秀儿童诗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