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指南 |
 |
|
|
|
发布时间:2018-05-24
点击次数:
作者:谈黎敏
来源:原创 |
浅谈指导低年级学生创作儿童诗(转载) 中国是个诗国,历来重视诗歌,将诗看作文学中的文学,文化中的精华。孔子言:“不学诗,无以立。”诗是心灵的激流,感情的火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尝试着让低年级的孩子写儿童诗,童笔书童心,去描绘他们自己的童真世界,更多的表达内心感受,表现真善美,表现爱和感恩。 低年级的学生是一片洁净的天空,对于孩子来讲,学什么都是新鲜的。一切从零开始,他们第一次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教他们写诗,尤其要耐心、细致,一步一步来,不可操之过急,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变要他写为他要写。 一、美化语言,调动情趣,让孩子感受美 要让低年级孩子爱诗写诗需要教师慢慢引导,启发和长期的潜移默化。散文大师秦牧曾说过:“语言的宝库在当代人的口头上。”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因此,美化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上课力求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儿童化。表达流畅,给学生以美感,使教学语言诗化。如:上完《风》一文时,我说:“风娃娃可真可爱呀,我们在小树的枝叶颤动时,看见了它……在河水漾起波纹时,又发现了它。孩子们,你们喜欢风娃娃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我趁势说:“现在,风娃娃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教室,来看望我们的小朋友了,你看见风娃娃了吗?它在哪里?跟它握握手,问声好吧!”学生个个兴高采烈,站起来抢着说:“风娃娃在老师的发边,它正轻轻吹动老师黑黑的头发呢!”“我看见窗帘轻轻摆动时,知道风娃娃来了!”“我撕下一张小纸条,纸条在轻快地跳舞,风娃娃可真逗!”……学生在美的语言环境中,心里种下了诗的种子。 二、营造气氛,激发诗情,让孩子发现美 想让低年级儿童创作诗歌,必须让学生去接触诗,读诗,了解诗。 1、赏诗、背诗。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集文学性与思想性于一体。读唐诗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其中有很多千古名篇,脍炙人口,易于成诵,能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之美。在一年级开始时,每周选一首适合儿童的诗,简单解释其义,把这首诗作为每节课前的“儿歌”背诵。半个学期下来,学生就可以掌握十来首古诗,同时用孩子熟悉的旋律 “唱古诗”,在唱中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这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2、仿诗、接诗。儿童诗就像孩子的心灵那样纯洁、美丽、人见人爱。由于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各种心理素质的萌生,转折和发展时期,仿效性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诗篇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现代儿童诗作家如:金波、任溶溶等的作品,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易懂易记易诵,为孩子们所喜爱。通过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觉到诗中的激情,并让学生读读背背学学,玩一玩接诗的游戏,由易到难,多易少难。 一次,我朗读金波的《一首诗》读到:“这首诗/只有长长的一句:/从家门口/写到校门口,/从爱妈妈/写到……”我突然停住,学生脱口而出:“写到爱老师。”我立刻竖起大拇指:“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你们的想法和作家一样哟!看来你们也可以成为小作家,小诗人啦!”孩子们兴趣更浓了,非要老师再读几首,继续接诗,誓与大诗人一比高下。在接诗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慢慢喜欢上了儿童诗,从中体会用词之妙,发现诗之美。 三、创设情境,展开想象,让孩子创造美 1、展开联想,开拓思维。低年级学生从童话世界里走来,他们是一张张洁白的纸,一颗颗明净的水珠,他们本身就是一首首美丽的诗。他们没有受过过多的概念的框架,思绪可以自由飞翔,想象可以驰骋千里,在孩子眼里世界时七彩的,瑰丽的,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进诗的意境。“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教会学生要从第一物象联系到第二、第三以至若干个物象,达到物我融合的程度。“情――物――言”组成和谐的整体。小朋友只有凭借想象的翅膀,让思想自由的飞翔,才能写出好诗。如邹宇轩小朋友在公园玩,看见花草很多,就联想到联欢会。 2、创设情境,角色移位。“所有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的。”于是,我领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倾听大自然奇丽的语言,去感受动植物的快乐与悲哀,去跟它们交谈,赋予物以情感。让孩子与景物进行角色换位,使诗心得到放飞,使物象“生命”化,情趣化。 如有一次,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及时引导学生观赏:“孩子们,你们现在就是小雨珠,你来到了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呀?” 生1:我来到操场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操。 生2:我亲吻着盛开的鲜花,让花儿尽情开放。 生3:我悄悄地来到学校静静地听老师讲课。 生4:我躺在草地上轻松地睡个懒觉。 生5:我在乒乓球台上轻快地舞蹈。 …… 学生从客观的描绘到融我地想象,情趣盎然,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感情寄于小雨珠的身上,使本无生命的雨珠具有了灵性。 3、情景交融,意向相通。诗源于生活,而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单一,他们对于事物的描绘只能是或者说更多是对表象、印象做些皮相造型。因此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渐渐地孩子们发现,诗就在自己的生活中,玩时有诗,吃饭时、睡觉时、哭笑时也有诗。比如浩然小朋友,冬天的一个晚上,当他趴在窗台上看星星时,突然想到星星会不会冷?要是冷,它该怎么办呢?于是,他写了一首小诗“天上的星星/我问你/冬天的夜晚你冷不冷/冷就快到我家来/穿上我的小棉袄”。多纯真的想象,这不正是浩然小朋友感情的自然流露吗? 屠格涅夫说过:“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那就让我们的孩子去大自然充分的感受美,去发现美、创作美、表达美。儿童诗是孩子们自由呼吸,尽情想象的产物,是他们用爱心,好奇心结出的果子。写儿童诗能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让我们充分相信低年级孩子潜在的才能,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描绘一个真实、美好,属于自己的童真世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