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笑
四年级第二单元 第五主题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马云燕
教学目标
1、通过赏读一组描写笑的儿童诗,欣赏不同作者创作角度的不同,感受童诗的特点。
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观察的情感,并能激发学生想像的热情。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童诗。
教学重点
1、欣赏不同作者创作同一主题儿童诗角度的不同,感受童诗的特点。
2、能够模仿名篇进行仿写。
教学难点
独立创作儿童诗。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欣赏一组笑着的人物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看了他们的笑,你们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寻找最美的笑。(板书课题)
二、 赏读组诗,欣赏不同创作角度,感受童诗的特点
1、喻德荣《笑》
(1) 出示童诗《笑》。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笑(节选)
喻德荣
爸爸笑起来真像一轮太阳,
整个屋子一下明亮许多。
妈妈笑的时候如一缕春风,
给我温暖亲切的感觉。
我抿嘴笑微笑时像什么呢?
像一朵小小的花儿。
(2) 在这首诗里,你发现了哪些人的笑?(爸爸、妈妈、我)
(3) 你最喜欢谁的笑?为什么?感受比喻手法的运用。指导朗读。
(4) 从这首小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笑的魅力,感受到一家人的幸福温馨。)
(5) 这么温暖的笑,让我们通过朗读去感受吧!
2、王宜振《石榴娃娃笑了》
(1)诗人王宜振爷爷去了哪里?发现了谁的笑呢?我们一起跟去看看。出示童诗《石榴娃娃笑了》。指名读。自读。齐读。
石榴娃娃笑了
王宜振
石榴园里是石榴的家,
那里生活着许多石榴娃娃;
可是,在整整一个漫长的夏天,
它们总是闭着自己的嘴巴!
秋天到了,跑来了秋风娃娃,
轻轻地亲了亲它们的脸颊;
我看见它们咧着嘴儿笑了,笑了,
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
(2)在诗中,你看到了谁的笑?它们是怎么笑的?那一排排小小的红牙其实就是什么呀?
(3)它们为什么会那么开心地笑?(成熟了,心中充满了喜悦。)
(4)既然石榴娃娃爱笑,那在整个漫长的夏天,为什么总是紧闭着自己的嘴巴?
(5)是谁让石榴娃娃露出了笑?(秋风娃娃)
(6)石榴娃娃的笑给你什么感觉?(可爱,活泼,生动。)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呢?(使用了拟人手法,使语言更生动。)
(7)秋风娃娃不仅会来到石榴园,它还会去哪里?还会亲亲谁的小脸蛋,让它们也露出甜甜的笑呢?看来,你们已经看到大自然里的笑啦!
(8)在这首诗里,作者抓住了果园普通一景,赋予想象,变成了一首生动活泼的诗歌,让每个果实都有了笑容。喜欢这首诗吗?一起来体会一下石榴娃娃的笑吧!男女生合诵诗歌。
3、樊发稼《翠湖》
(1)离开了果园,让我们来到绿树掩映的翠湖边吧!在这里,你们能发现谁的微笑呢?出示童诗《翠湖》。师范读。生自读。指名读。
翠 湖
樊发稼
我们来到
绿树掩映的翠湖边
一条不知名的
银色的鱼儿
蓦地跃出水面
旋又潜入
粼粼碧波中
翠湖快活地笑了
——那酒窝儿
一圈,一圈
很亮,很圆
(2)这首诗中,有什么词语不理解吗?交流理解:蓦地、旋又潜入、粼粼碧波。
(3)你发现了谁的笑?它为什么会笑?
(3)翠湖的笑有什么特点?那一圈一圈的酒窝儿是什么?翠湖的笑变成了一幅画,一幅生动的画。营造出了一种多么优美的意境啊!
(4)从翠湖的笑中,你读懂了什么?
(5) 因为鱼儿在怀中欢跃,翠湖快活地笑了。你们愿意把翠湖的快乐读出来吗?齐读诗歌。
4、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最美的笑。有一家人的笑,有果园里的笑,还有翠湖的笑。三位诗人善于观察,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出了各种笑,真是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意境优美。
三、激发想象,尝试创作
1、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什么不一样的笑吗?愿意把它们分享给大家吗?你可以模仿今天学到的几首诗歌来创作,也可以自主创作,注意诗歌的写作技巧。赶快提起笔来,给大家展示一个最美的笑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出示《石榴娃娃笑了》和《翠湖》,可供模仿。)
3、交流品评,佳作展示。
四、总结
幸福的日子总是充满笑声。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最美的笑。让我们师生合诵一首金子美玲的《笑》,来结束这趟诗意之旅吧!
笑
金子美玲(日本)
它是美丽的蔷薇色,
比罂粟籽还细小,
当它散落地上时,
就像焰火噼噼啪,
绽放出大朵的花儿。
就像眼泪簌簌落下一样,
如果微笑也会这样落下来,
会是多么 多么 美啊。
板书:
最美的笑
想象丰富 比喻
语言生动 拟人
意境优美 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