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总结
(2015.9—2016.1)
一、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关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实践,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提高学校计算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发展学校内涵。
二、具体工作
(一)以理论学习为前提,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名师大学堂”的培训活动,同时通过杂志、网络等渠道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二)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促进课题扎实推进。
课题组老师通过集体备课、上课、主题式研讨等形式,重点研究如何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分别从复习导入环节、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环节、运用巩固环节、小结回顾环节、习题练习环节,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十一月份课题组集中开展了课题研讨活动。朱丹萍老师执教的《连加、连减》虽然也涉及运算顺序,但更偏重于连加、连减的概念教学,因此朱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视模型思想的渗透,首先朱老师分别创设了运南瓜和摘丝瓜两个情境,让学生初步、直观地感受什么情况用连加、什么情况用连减;其次,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朱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多次追问为什么用连加、连减,通过追问的方式强化连加、连减的模型,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解决,让学生在举例中升华模型。
王亚春老师执教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则侧重于运算顺序教学,因此王老师在教学中先后两次利用了推理的思想来揭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一次是利用类比推理,让学生比较两道算式两边乘除法、中间加减法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从而揭示此类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第二次是利用归纳推理,同时出示三道算式,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最终归纳出所有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不足之处
本学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在计算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但是对于渗透数学思想的合理性、有效性思考还不够,因此需要全体课题组成员利用假期时间继续思考和学习,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探索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