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着梦与希望的“月光号列车” ——对安武林”月光号列车”系列童诗的赏鉴 牛爽 诗歌是我们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一代代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它与其他文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韵律感,节奏感,而这也正是处于孩童时代的小读者最善于接受的一种形式。当我们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妈妈唱的那些有趣、好听的歌谣,伴我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当我们进入幼儿园后,活泼可爱朗朗上口的儿童诗给了我们许多快乐。每当我们一吟诵起诗歌,便摇头晃脑,全身投入。一首活泼有趣、节奏和韵律感很强的儿童诗,具有一种挡不住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们。 对于孩子来说,出于对新奇世界的好奇,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在他们眼里,小伙伴可以是小兔子,小熊,甲壳虫,甚至也可以是天上那忽明忽暗的小星星。那些在现实中并不容易实现的事情,是每个孩子心里深藏的梦!月光号系列中许多诗歌突出了梦想这个主题,安武林正是读到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在《月光号列车》中将小树、星星、甲壳虫、松鼠、蜗牛等拟人化,它们都沉浸在月光下的狂欢中,呼喊着,在月光号列车的召唤下,飞奔着。 亲爱的,来!快来上车/上这月光号的列车/每一棵树都使劲儿摇着手/每一颗星子都张开嘴巴/喊着:快快快 那淘气的甲壳虫/还没有穿好鞋子吗/那顽皮的松鼠/找不到另一只袜子吗/那急得满头大汗的蜗牛/在慢腾腾地找它的脚步吗/ 螳螂迈开了长腿/兔子蹬开了短腿/花朵张开了翅膀/蝴蝶鼓起了双翼/跑啊,飞啊,跑啊,飞啊,爬啊/都在向月光号列车飞奔 月光号的列车/是从删的那一面驶来的/风儿说:嘘!亲爱的旅客们/快点儿慢点儿,每个人都有座位/每个人都能登上列车 鱼儿在列车里咕嘟/小树在寻找朋友/仓鼠和朋友们分享玉米/挎着小篮子悠闲地来了 哦!来了,来了,都来了/风儿轻轻一吹/月光号列车就开了/ 小酒窝笑了/大脑壳睡了/小脚丫唱了/大胖头跳了/他们的爸爸妈妈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出发了/月光号列车/是夜里所有孩子的秘密呀 ——《月光号列车》 这套书取名月光号列车系列,顾名思义,这首诗也是安老师此次出版的整套诗歌集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诗用充满了韵律美的节奏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爱幻想的天性,读起来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徜徉在诗人描绘的月光下的乐园中。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字眼,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从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他便承载了全家人的爱与希望。后来,当他稍微懂事,会慢慢学着爱父母,爱爷爷奶奶,爱劳动,爱海边的浪花,爱山上的小草,爱小动物们,爱身边一切人和事物。童年,为我们插上了爱的翅膀。安武林的诗歌中最打动我的莫过于那几行汉字难以掩饰的对家人的爱。 小小的彩船/静静地/停泊在海边 像疯狂的童年/在田野上撒谎够了/静静地/依偎在母亲的臂弯 小小的彩船/甜甜地/栖息在海滩 像远去的童年/在芦笛的音符里摇摇荡荡疲倦了/甜甜地/边做一枚鲜艳的花瓣 小小的浪花/温柔的泡沫/被海水浸泡的光滑的石头/深深地怀念 漂亮的海星星/玲珑的寄居蟹/它们都去了哪儿/潮湿的沙滩上/只留下一对目光敲出的凹痕/深深/浅浅 ——《童年》 诗人的文字轻盈活泼,仿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读他的诗仿佛自己在演奏一篇乐曲,而那每一个小小的音符都会荡漾在大朋友小朋友的心湖,好似微波般层层漾开。 大大小小的船只/都归来了/在宁静的海港/微微地摇晃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玩累了/在母亲的臂弯里/甜甜地做梦 高高低低的桅杆/像梅花鹿的角/奔跑和小憩时/都喜欢挂一片阳光和月光 ——《海港》 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就如小船对海港的眷恋,的确,在孩子的眼里,母亲的臂弯是他们最最温暖的家。读月光号列车系列,我们会发现处处闪烁着爱的光芒。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爷爷的胡子,奶奶的小脚,爷爷的酒瓶子等,这些都寄托了他对家人无限的爱。以及对童年生活记忆中的点点滴滴的回忆,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时间会带它一同远去。小时候,我们盼望着长大,真正长大后,才发现以前拼命想摆脱的童年却是那般美好。 安武林是西部走出来的作家,土炕这一意象,寄托着许多西北人对家乡独特的情结。作者在他的诗歌中通过土炕的怀念,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西部生活图景。作为一个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孩子,他对童年的解读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而现如今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电子产品充斥着生活中各个角落,工业文明渐渐取代农业文明,安武林的诗一定意义上为现在的孩子们描绘了农业社会劳动的快乐。 五月的麦田/是一片金色的黄/黄澄澄的麦穗在风中摇晃/到处是小鸟的欢呼声/太阳一定是喝醉了酒/脸儿发烫/呼吸发烫/走路的脚步也踉踉跄跄/麦田里,波涛汹涌/翻飞的是五月轻快的小艇 五月的麦田/是一片迷人的香/黄色的野兔在奔腾/黄色的田鼠在奔忙/稻草人穿了一件黄色的衣裳/一幅沉醉的模样 五月的麦田,像童年的课本/在很多人的梦里珍藏 ——《五月的麦田》 面对现代文明,诗人难免心生感慨。在《月光号系列》中,作者也抒发了对路灯,立交桥之类的城市水泥文明和路灯代表的人情交织的现代社会变迁的一丝感慨,但读起来却颇有趣味,想必小读者也一定会很喜欢这种活泼轻盈的文字。 没有潺潺的小河/从这里流过/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桥 桥下没有大大小小的石头/没有漩涡/没有浪花/却有钢铁的虫子在喧闹 有的虫子在哼哼/有的虫子在干嚎/有的虫子在叹气/有的虫子在尖叫 一只从城里旅游归来的小鸟/在河边的柳树上津津乐道/多么有趣的世界呀/每一朵浪花都在欢笑 每一朵浪花都在欢笑河里的鱼儿都在蹦跳/那水草下面的小虾呀/早都笑弯了腰 ——《立交桥》 但毕竟这是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在物质精神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很显然这些文明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历史进步的潮流,孩子们能够在这样安定富足的环境下生活也是幸福的。那一条条斑马线、一座座立交桥搭载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而作者在《月光号系列》中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对民族希望寄托的无限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