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最善于使用音乐进行表达。“当小学生唱歌时,他们完全放松,好像瞬间完全忘却了害羞。当他们活动肢体、用跳跃的嗓音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他们变成了歌词本身。即使反复重复他们也不会厌烦。”詹姆斯?亚瑟(1965) 首次将古老的方法(要求学生用动作表示语言)称为"全身反应教学法CTPF) ”这种方法试图通过肢体行为来教授语言。TPR中语言和行为相结合不仅能使学习者即刻理解知识和技能,而且使他们感到轻松愉悦,与此同时,减少了学习者的压力并且激励了学习者。 我校就根据自身师资以及课程安排的特点,依照新课程改革实践要求,在中年级开设了英语说唱课校本课程。英语说唱课的定位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理念,照顾了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突出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遵循了语言学习认知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在说唱表演中实践,同时训练学生良好的听力和大胆说英语的习惯,是课本教学的有效补充。 很显然,歌曲及歌谣的韵律有益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更容易接受在韵律中学习语言。韵律节奏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他们记住相关的教学内容。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应该加大歌谣及歌曲的份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唱歌及背诵歌谣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音乐及其韵律有助于创造和谐的氛围。优美的歌曲因其内容丰富、节奏明快,学生在不经意的吟唱中不需做出太大的意志努力就能记住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容易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与自信;满足儿童爱表演、爱模仿、爱玩爱动的心理年龄特征,而这些兴趣、爱好、活动又顺势转换成了驱动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这种环境中,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放松,从而开发出非智力因素,如积极性、兴趣、情绪和自信心等。同时,老师还可以轻松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如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智能及音乐智能等。从音乐理论方面来讲,语言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如韵律、语调、声音及音高等。我们将进一步开发唱歌及儿歌朗诵课程,继续丰富校本教材的资源,进一步总结、归纳、更科学地开发、修正、调整、完善现有的说唱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