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指南 专题培训 研究动态 实践探索 成果展示 学校首页
工作指南
《构建小学儿童诗教育体系的实践研…11-12
《构建小学儿童诗教育体系的实践研…11-11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11-05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成员会议的通…11-05
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9.2—2019.…07-01
课题组工作总结(2018.9-2019.1)07-01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成员会议的通…06-28
关于开展儿童诗课题研讨活动的通知…06-03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成员会议的通…01-22
关于开展儿童诗课题研讨活动的通知…01-22
最近更新
用小诗的翅膀,伴英语飞行12-13
一首英文童诗带给孩子的英语学习力…12-13
陈敏论文《巧用教材中的Rhyme 开展…12-09
徐莉莎老师获2016年武进区小学音乐…12-09
徐莉莎老师获2019年度武进区嘉奖12-09
徐莉莎老师获2015年度武进区嘉奖12-09
让儿童诗绽放光彩12-06
英语诗配画作品展示12-03
姜唯婷老师的论文《基于翻转课堂的…12-03
姜唯婷老师的论文《探究多样教学方…12-03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课题网站>>构建小学儿童诗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专题培训
让诗歌伴随孩子们成长
发布时间:2017-06-09   点击次数:   作者:顾静飞   来源:原创

让诗歌伴随孩子们成长

王宜振

 有一种文学样式,它叫做诗歌。

 诗歌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早产生的文体;诗歌也是一切文学样式中,语言最精练的文体。

 有文学的地方就会有诗歌。诗歌是文学的灵魂。

 就诗歌是什么,黑格尔曾经说过:“在史诗里,诗人把自己淹没在客观世界里,让独立的现实世界的动态自发自生下去;在抒情诗里却不然,诗人把目前的世界吸收到他的内心世界里,使它完全成为经过他的情感和思想体验过的对象。只有当客观世界已变成内心世界后,它才能由抒情诗用语言掌握和表现出来。”黑格尔告诉人们,抒情诗是主观世界的客观化,客观世界的主观化,也是审美情感的节律化。

 孩子的童年,离不开诗歌。

 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读诗,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感受能力和高品位的审美趣味。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何谓“诗教”呢?诗教就是用诗来管理、教化社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诗治国”。诗可以治国,也许在这里夸大了它的功能。但这里的治国,主要是指诗对人精神的引导和教化。

 诗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的心灵进行陶冶,使心灵得以净化,得以丰润和提升,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的理念。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善人格和人性发展的教育,它的最高境界却是诗性。一个人能够过着一种有诗意的生活,那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以为,如果孩子在成长阶段与诗歌结缘,即使将来长大步入成年后,诗歌也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我要说,诗歌有一个重要特点,那便是:诗歌是想象力的艺术。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电子传媒的时代,我们又称之为“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视、网络充斥着孩子的生活。电影、电视、动画对成长时期的孩子,确有激发他们想象力的作用,但这种想象毕竟是直接的、确定的、图像化的,它是一种类型的、程式的、固定化的。它使我们的孩子只有被动接受和感知的自由,失去了自我创造和独立想象的空间,久而久之,便使我们的孩子想象力日渐弱化,使孩子的想象力由丰沛变得枯竭。

 如何挽救孩子想象力的缺失呢?我想,阅读诗歌无疑是保护孩子想象力和创作力的有识之举。诗歌与视觉艺术有一种本质上的对抗性,它可以激活孩子自身潜在的本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个体生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何况,阅读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的经典诗歌,又是传承世界优秀文化和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最佳途径。

 在今天,在少年儿童成长中开展“诗教”,显得愈来愈重要和愈来愈迫切。

 中国古代有“蒙以养正”的儿童教育理想,也就是说,在儿童蒙昧时期,要教给他正确的东西。从诗教的角度来讲,就是要用优秀的诗歌,去浸润充盈儿童的心灵,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塑造,培养性情,养成审美趣味。

 儿童的成长主要分为两种性质:其一是本能化过程;其二是社会化过程。成长的本能化过程主要指身心发育、学习自身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发展;成长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指接受人类文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在今天,孩子并不能在身心上完全自由发展。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成人总是按照成人的愿望去塑造他们。他们要求孩子尽快具备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相对大的空间,以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比起来,更具有功利性。他们只是关心孩子成人后的情况,忽视甚至漠不关心孩子当下的感受。他们强制自己的孩子更快、更充分地满足社会对一个成人的要求,甚至不惜牺牲儿童当下的幸福。这就造成孩子失去了童年,没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没有属于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

 一个人失去童年,就失去了童年的梦想。童年的梦想很重要,它是一个人一生起跑的动力和加油站。一个孩子没有真正做过幼年梦、童年梦、少年梦,这是十分可怕的。虽然就知识技能方面,一个成年人远远优越于一个孩子,但在精神境界方面,任何时代的孩子,都会优越于一个成年人。

 著名教育家、评论家王富仁说:“哪个时代的人淡漠了儿童的梦想,那个时代的人就一定会堕落,会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哪个时代的人更多地保留着儿童的梦想,那个时代的人就是更为崇高的、真诚的、纯洁的,即使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也能够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情趣。”诗歌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容器,通过诗歌,孩子容易形成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容易保留童年时的梦想。孩子在诗歌的世界里,不仅如鱼得水,而且在身心上获得极大的自由,能够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使自己不失美好的心灵状态。

 我们说,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美好情感,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培育孩子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孩子的精神得到升华、安慰和愉悦。它可以使孩子纯洁、真诚、旺盛的生命力一直保持下去,陪伴孩子的一生。

 不少学校开设了诗歌课作为校本课程,让孩子们走进诗歌,并学会鉴赏和创作诗歌,实践着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我以为这是教育对孩子精神家园的追寻,是语文教育的精神还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实践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不仅契合儿童的天性,也是呵护儿童的诗性本色、呵护儿童的精神成长的重要举措。

 著名诗人金波说:“我以为,培养儿童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最好从读诗开始;享受语言的美,创造语言的美,最好从读诗、写诗开始。”诗歌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它更精练、更纯美、更富有想象力和隽永的情趣。孩子们可以通过诗歌教育,更好地亲近母语,学习母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水平,学会创作诗歌。

 不少进行诗教的老师,建议我为孩子编著一本诗歌读本。对此,我一直存在着畏难情绪。后来,在不少同志的鼓励下,我还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也许,这个诗歌读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我想只有在以后的实践中日臻完善。

 编写这个读本,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便是所选作品的经典性。我力求在梳理中外诗歌的过程中,选出那些适合孩子阅读水平、最值得孩子阅读的诗歌精品。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得到了不少同行朋友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蒲华清从重庆给我寄来了吕进老师的《中国现代诗学》《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两部著作,特别是后者,由于出版时间久远,寻找时费尽了周折。在此,特向蒲华清和诸多支持这部书的朋友致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认真研读了吕进老师的两部著作,我叹服他在诗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觉得他的一些诗学理论对今天的中小学生学习诗歌十分有益,便在本书中采用了他的一些观点。在此,向吕进老师表示致谢。书稿初稿完成后,我国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阎安先生,对初稿进行了审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这里,也一并向阎安先生予以致谢。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