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诗之花轻舞飞扬 ———浅谈儿童诗的写作教学 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著名诗人马尔夏克说:“孩子们是最爱诗的,七岁以前,他喜欢带韵脚的诗;七至十一岁,爱有情节的故事诗;十一至十五则喜欢描写英雄人物及抒情味的诗……”从马尔夏克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对诗歌的情有独钟和对诗歌独特的欣赏方式。 孩子的小脑瓜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长胡须的爷爷,雨点儿是云妈妈淘气的孩子,露珠儿是叶子透亮的眼睛。孩子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风儿会跑……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有着最纯真的童心,蕴藏着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他们会同情上了一整天班累得满脸通红的太阳公公,会担心夜里小鱼儿在荷叶上睡得是否安好,会为小蚂蚁乘上了落叶船去远航而欣喜…… 这就是孩子写诗的优势,只不过这优势如同一颗种子被埋在孩子的心灵花园里,如果作为园丁的我们能给予阳光,施予雨露,我想这诗的种子也许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新绿的枝头就是那轻舞飞扬的童诗。 一、设计“课中课”,读诗品诗多积累 如何对学生进行童诗教学呢?是单独拿出整节语文课对他们进行“填鸭式”灌输吗?这样学生会不会厌倦呢?还是将这些童诗作为每天的“甜品”,让他们尝一点就爱上这甜丝丝的味道?再三思量后,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开展“课中课”教学,即在每一次语文课上抽出5分钟的时间开展读诗、品诗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吟诵诗歌、热爱诗歌。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安排。 (在一次语文课的“课中课”中,当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给学生读了一首优美的描写春天的诗) 师:同学们,小草从地里钻出了小脑袋,花儿展开了笑脸,柔柔的春风开始在我们耳边低语。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诗歌当中春天的美景吧。(师有感情地朗诵) 春 曲 是谁为春天/唱了一支春曲呢?/小河说/去问吐芽的杨柳吧/杨柳说/去问衔泥的燕子吧/燕子说/去问复苏的大地吧/大地说/去问萌生的小草吧/小草说/去问温暖的春风吧/春风说/去问和煦的阳光吧/阳光说/去问勤劳的农民吧/农民说/去问傲雪的梅花吧/啊,是谁为春天/唱出最早一支春曲呢? 生:哇,春天真美,这首诗写得更美。再读一遍好吗?我想记住这美好的春光。 (于是教师应学生的要求又读了一次,不少学生还在下面跟着教师教师低声和着,完全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之中) 引导学生品诗读诗,教师首先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尽量缩小习作选编之类的书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占的比例。但我认识到,这样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性,学生容易蜻蜓点水、一读而过,没多大作用。于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在“课中课”的教学活动里,不仅安排了由教师推荐的优美童诗,还让学生交流各自喜欢的童诗,通过引领,让学生从小学会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接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学生很喜欢和老师、同学一起读诗、品诗。不要小看了这5分钟,学生可是受益不小。 二、读写结合,迈出第一步 有一首关于春、夏、秋、冬的童诗。这首诗句式简单,充满童趣,学生一读就琅琅上口。我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教学资源,指导学生仿写。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 生:喜欢! 师:在你们眼中,美丽的四季是怎样的呢?你能用一个最具特点的事物、现象或你们的活动来概括吗? 生1:美丽的迎春花是春姐姐的头发。 生2:冬天,我们在田野里堆雪人、打雪仗多么快乐! 生3:在我眼里,荷花美丽的笑脸就是夏哥哥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 (还没等我表扬这些学生,一位性急的学生就站起来打断了我) 生:我可以把他们说的话都连起来起来,这样的话就更美了。(在同学们的期盼中,他清了清嗓子说了起来) 迎春花真美丽/春姐姐的头发长又长/荷花在微笑/是夏哥哥在哈哈哈。 师:(惊讶、赞叹)你真是太棒了。这就是一首诗吗!谢谢小诗人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一首美妙的童诗。同学们,你们也想成为小诗人吗? 生:(情绪激动)想! 师:你可以向这位诗人一样自己创作,也可以抓住四季的特点,仿照今天这首诗创作。比如说:你们都认为到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仿照书上的这首诗就可以创作了。雪娃娃真可爱,他对冬爷爷说:“我是冬天!” 生:这容易啊!我也会!黄叶飞飞,他对冬爷爷说:“我是秋天!” 师:你们真棒!同学们,开动脑筋,相信你们都能成为小诗人。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以《四季歌》为题写一首诗。下面这首诗是一位学生的作品) 四季歌 柳树弯弯/她对太阳公公说:/“我是春天。”/ 知了在树上唱着歌/他对大地说:/“我是夏天。”/ 树叶飘落/她对人们说/“我是秋天。”/ 腊梅花挺着腰/她骄傲地说/“我是冬天。” 可以说,那一堂课是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学生写诗的热情也相当高。因为学生喜欢,他们在写诗时都能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四季歌》都写得很不错。为了保护学生写诗的热情,我为同学们出了一期事刊《小星星,yeah!》。看着自己的诗变成了铅字,同学们笑着、闹着,兴奋极了。从此以后,他们爱上了写诗。每当我布置写话作业时,同学们总要问一句:“可以写诗吗?”看来,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成功了! 孩子从咿呀学语、蹒跚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开始,他们就开始了模仿。迈出学写童诗的第一步也应该是仿写。童诗仿写让学生减少了习作起步阶段的畏惧感,从趣味当中着手,既能开启学生“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又可以凭借童诗作品中的语言框架写话、写诗,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童言童语放胆写,让诗轻舞飞扬 (在一节童诗写作课上,教师给学生出示这样的一段画面:教师节到了,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给老师做贺卡。学生在看了这个画面后,七嘴八舌地回忆了当时自己在不同的日子中做贺卡的情景,小诗《贺卡》就流泻在笔尖了: 贺 卡 一张贺卡一颗心, 一首小诗一份情。 小小的贺卡哟, 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栖息在我心灵的小窗。 小小的贺卡哟, 幻化成一只只风筝, 飞满我宁谧的晴空。 小小的贺卡哟, 装载着纯情与友谊, 驶入我梦的小溪……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不同范围的生活场景,有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动物之间的,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等等,拓宽学生的选材和思考的领域。逐渐地,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随时把自己看到的记下来,由于诗歌短小的特点,写作时间短,即兴诗比较多。虽然孩子们的诗很简单很粗糙,不是那么的精美,但是儿童的诗,追求的是一份天然的不可雕琢的真。有位诗人曾由衷地说过一句话:“孩子们是我的老师。他们那份纯情,那份心无挂碍,能让我一生享用不尽。”任何艺术似乎都讲究技巧,只有孩子们使用的是“无技巧的大手笔”。 当然,诗歌本身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是有灵性的。我不奢望所有的诗之花都能结出诗之果来,但是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能长成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诗之花在轻舞飞扬。 (转载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