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指南 专题培训 研究动态 实践探索 成果展示 学校首页
工作指南
《构建小学儿童诗教育体系的实践研…11-12
《构建小学儿童诗教育体系的实践研…11-11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11-05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成员会议的通…11-05
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9.2—2019.…07-01
课题组工作总结(2018.9-2019.1)07-01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成员会议的通…06-28
关于开展儿童诗课题研讨活动的通知…06-03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题组成员会议的通…01-22
关于开展儿童诗课题研讨活动的通知…01-22
最近更新
用小诗的翅膀,伴英语飞行12-13
一首英文童诗带给孩子的英语学习力…12-13
陈敏论文《巧用教材中的Rhyme 开展…12-09
徐莉莎老师获2016年武进区小学音乐…12-09
徐莉莎老师获2019年度武进区嘉奖12-09
徐莉莎老师获2015年度武进区嘉奖12-09
让儿童诗绽放光彩12-06
英语诗配画作品展示12-03
姜唯婷老师的论文《基于翻转课堂的…12-03
姜唯婷老师的论文《探究多样教学方…12-03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课题网站>>构建小学儿童诗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专题培训
专家谈 | 金陵-微课程教学法:诗歌创作的七个脚手架(转载)
发布时间:2019-02-14   点击次数:   作者:姜唯婷   来源:原创

专家谈 | 金陵-微课程教学法:诗歌创作的七个脚手架

 金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10-18


 


微课程教学法是怎样让学生在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中创作出古体诗词来的?这是我最近与一位语文教师聊的一个话题。回答这个不可思议的话题,要从对翻转课堂的理解说起。


微课程教学法发现,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教学关于“学习知识、内化知识”的时空排序,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发展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何为“学习知识、内化知识”?核心价值在于“学什么,会什么”。也就是建构主义所谓的“同化”与“顺应”。以此理念为指导,微课程教学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专事“变不可能为可能”(此处应该有“偷笑”符,古言“窃喜”)。


语文教师大都强调教学要有“诗的味道”。这没有错。问题在于,这“诗的味道”导致的是仰望前人、格“物”鉴赏,还是从表象到架构、从混沌诵读(美其名曰“感知”)到谙熟方法,从而激发情感,完成创作,在仰望前人的同时欣赏本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的教学结果也大相径庭。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传承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创新,谈不上传承。如果硬要把诵读欣赏解释成为传承,那么,与其让人脑存储,不如让服务器存储,让新媒体播放。

诗歌创作是建立在理解文本(全诗)的基础上的。

在此基础上,搭好七个脚手架,学生就能在“翻转”的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中创作出诗歌来。

第一个脚手架是格律如五绝七律,不懂格律无从谈写诗歌。


第二个脚手架是押韵规律。如五绝五律,至少第二句与第四句末尾押韵。学诗歌不知绝、律为何物,是失败的教学。


第三个脚手架是诗句末尾的平仄发音。以五绝七绝为例,关键在于二、四句末平声,第三句末仄声。搭好这三个脚手架,学生就可以写出基本的诗架子。


第四个脚手架是意象化思考,中学可以直接讲意象。这个意象化思考就是具象与语言的相互转换,否则,难以在诗架子里写出诗歌。


第五个脚手架是语感。这个容易,就是朗读,而且要拓展朗读其他同格律诗歌。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说的就是语感。


第六个脚手架是诗意的文化积淀。一般需要在课前掌握全诗意思乃至意境的基础上,让学生搜一些好诗,最好是同类的,因为学习毕竟要一步一步来。文化积淀的作用是让学生用诗的语言抒情言志。


第七个脚手架是创设容易激发情感的真实情境,至少是模拟真实情境。因为诗歌必须有感有情才能汨汨流出。激发不出情感,是写不出来诗歌的。

 


 

学习诗歌不知道怎样写诗,这是半拉子学诗,属传统教学所为。微课程教学法讲究学什么会什么,搭建好七个脚手架,奇迹就会创造出来。


作者:金陵(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