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小儿童诗课程团队走进北京多所小学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五) 为了继续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儿童诗合作交流,2018年12月17日至20日,江苏常州武进洛阳中心小学再次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旗下中少成长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邀请,前往北京多所学校上童诗示范课和讲座培训。本次活动由教师中心邓瑞芳主任携儿童诗课题组核心成员沈雪莲到北京大兴区和房山区的四所学校进行培训。 随后的四天,两位老师来到了大兴区的第二小学和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房山区的城关二小和张坊中心小学进行为期四天的培训。沈雪莲老师为四所学校上了一堂《奇妙的小心思》的儿童诗课,她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带着孩子们进入了儿童诗的想象之旅,开启了孩子们的奇妙小心思。本次上课的大兴第二小学、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和张坊中心小学三所学校都没有接触过儿童诗,所以刚开始孩子们没有渐入佳境,有点拘束,但沈老师不急不缓,先和孩子们聊天,互相问出自己的好奇之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渐渐的,孩子们也放开了,他们淳朴、热情而勇敢,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读儿童诗,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儿童诗,最终他们成功进入了儿童诗这扇大门。所以在最后创作儿童诗时,孩子们在老师给出的第一小节“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后,模仿原诗的第二节写出了他们的奇妙小心思: 我说: 别加盐 在广阔的大海中 有咸咸的海水 向你涌来。 我说: 别担心 在雨后的森林中 出现了一根 甜甜的 彩虹棒棒糖。 我说: 别加颜色 在蓝蓝的天空中 有一条七彩的彩虹桥。 …… 而房山区的城关二小自从2016年培训儿童诗以来,就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儿童诗教育,他们学校这两年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他们学校已经收集了2本学生的儿童诗准备发表,班级还有诗配画集成册,可见他们在儿童诗教育之路上一直在努力前行。 邓瑞芳主任为四所学校做了一个《向着童诗那方 倾听花开的声音》的讲座,她的讲座真诚而质朴,她将近几年来洛阳中心小学在儿童诗方面的经验倾囊相授。 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儿童诗课题,接着介绍了儿童诗课程,包括课程定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童诗课型和创作方法。邓主任主要介绍了老师们感兴趣的童诗课型和创作方法,告诉大家经过老师们的探究,童诗课型可以分为童诗欣赏课和童诗创作课。她分别举例子这样的课型应该怎样上,给老师们看了很多成熟的课例,这样学校在接触儿童诗就不会手足无措,可塑性比较强。对于创作方法,邓主任主要讲了5种方法,并给老师们看了很多洛小孩子的儿童诗创作,老师们都啧啧称赞,孩子真的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最后邓主任还给初次接触儿童诗的老师们做了几点提醒:1、儿童诗要注意回行。2、儿童诗不需要长长大篇。3、生活永远是儿童诗肥沃的土壤。总之,听了邓主任的讲座,大家感觉讲座是那样舒服,又切实可行。 为期四天的北京儿童诗培训很快结束了,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同时洛阳中心小学的儿童诗课题组成员深知儿童诗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他们将为儿童诗的推广之路不断奋斗并坚定地前行。 (洛小通讯组 撰稿:沈雪莲 摄影:沈雪莲 邓瑞芳 审稿:邓瑞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