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一切文学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历经千百年的风雨,至今仍熠熠生辉,屈原、李白、杜甫震烁古今,名扬中外。前人留给我们的不仅有《诗经》,还有那数以万计的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优秀诗歌。 诗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生命如此重要,老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 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像天地广阔。因此诗教是我国古代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近代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积极倡导诗教,并身体力行,一生创作了许多富有童趣和教育意义的儿童诗。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说:“诗歌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故诗歌教育源远流长,任重而道远。 儿童是天然的诗人 孩提时妈妈枕边的歌谣,到上学后伙伴游戏的童谣,整个儿童时期都被诗歌浸润着。诗以她的短小活泼、琅琅上口,以她稚拙的意趣、丰富的想象吸引着孩子们,自然地和儿童由生俱来的天性相契合。 少年若天成,孩子都是感觉和幻想的天才。他们未染世俗,不谙世事,具有对万物本源的神奇的关注力和感悟力。 顾城12岁写下《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的,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遥远的追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 正如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所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写诗是他们自由天性的表现,他们因快乐而写诗,因写诗而快乐。” 诗歌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童诗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和所能达到的教育功效非常契合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要求。 1、儿童诗激发儿童奇特而多姿的创造性想象 诗歌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而言,是最富有想象特征的产物。想象,是诗的特点,但在儿童诗,想象仍有自己的特色,是充满童趣的想象,是孩子们的想象!诗中有着如“散步的时候,/我发现小树上有许多小芽芽,/那是小树的眼睛/在看春天的风景。”的想象,有“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的想象,在孩子眼里,“白天/路灯是一棵棵的树/晚上/就变成一朵朵的花”,真是让人惊叹! 诗需要想象,想象往往能使儿童进入奇妙的世界。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想象,一个好的比喻本身就是一首好诗。如《腰带》: 咦 是哪个调皮的小鬼 给大山系上腰带? 噢 原来是一条小山路” 俏皮的比喻,奇妙的想象,使儿童读了感到非常神奇,仿若那青山绿树间蜿蜒绵延的窄窄山路真是哪个调皮伙伴给系上去的呢。通过儿童诗的创作,可以大大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想象,进而养成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博友帆妮儿在学习数学单位长度的时候,用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和爸爸的形象联系起来,写了一首配图小诗《假如我的爸爸两千米》,非常具有创意。 2、儿童诗让儿童体味生活,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永远读不完、读不厌的诗。孩子的天性就是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热爱鸟兽虫鱼。他们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自己亲密的小伙伴。例《插秧》: 水田是镜子/照映着蓝天/照映着白云/照映着青山/照映着绿树/农夫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 这首诗宛如一首江南小曲,读来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诗人创造了山清水秀一派明净的意境,让一颗童心自由地舒展,人和自然是那样的和谐、美好。 再例如《春天》: 几只美丽的蝴蝶, 是花儿的春天。 一个尖尖的笋芽儿 是竹园的春天。 一朵朵顽皮的浪花 是大海的春天。 望着天上的风筝, 我高兴地说: “那是我们的春天。” 这四个形象是多么独特的概括,把孩子带进春深似海的大自然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一首好诗,不是苦思冥想出来的,诗是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捕捉。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一个会用眼睛观察自然的孩子,一定会和诗结下不解之缘,一定会记录下美好的童年。 3、儿童诗让儿童的语言恣意多彩 儿童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而短小的但又意境优美内容完整丰富、情感充沛、生动有趣,文思流畅,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火花并给人以美的感受的文字应首推童诗了。 儿童诗语言的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像这句“雨点是个演奏家,他把屋顶这架钢琴,弹奏得叮叮咚咚,给风儿听”。 精练的语言,奇特的比喻,机智的比拟,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这就是儿童的语言习惯。儿童对诗的节奏韵律的敏感优于成人。 儿童诗也不乏悠远唯美的意境,金波的《蓝萤火》就是一首意境优美、情趣盎然的小诗: 那时每一个夏夜凉爽如水, 常常会飞来一只只萤火虫, 那幽幽蓝光很美很美, 映照着我第一个童话梦。 我拥坐在外祖母身边, …… 诗中实境与虚境的结合,体现了儿童诗幻想、纯净的本质,创建了一个唯美而充满了爱的审美世界。儿童诗饱满的情感与诗意的想象,新颖而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等,让儿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儿童的语言恣意多彩。 4、儿童诗丰富并启迪了儿童的情感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他们对很多问题,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蘑菇》:“ 一把小雨伞, 站在外头, 等着小蚂蚁来躲雨。 一首简短朴素的小诗,却包含着一个关爱的主题,蕴涵着儿童纯真细腻的情感。纯真是儿童阶段固有是本性,儿童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以稚拙,天真的眼光看待。 普希金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人们不会忘记他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把多么美好的东西注入了孩子们童稚的心灵!金鱼的诚实、渔夫的善良、老太婆的贪婪,它们给儿童以启迪:要做诚实而善良的人,不要做贪婪而残忍的人。像老太婆这样的人,她的最好归宿,不是黄金的宫殿,而是阴暗的土屋!这首诗带给儿童的精神力量是永恒的,足以享用一生的。 再如《梦中》: 梦中, 我把小手伸出来, 让它透透气。 梦中, 我把小脚踢出来, 让它散散步。 梦中, 我把小屁股钻出来, 让它乘乘凉。 梦中, 我一个喷嚏, 吓得妈妈跳了起来, 惊醒了。 看着我的睡相, 妈妈心疼得 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 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 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 这首带着浓浓暖意的诗,犹如一条恒温的爱的被子,覆盖住儿童的童年乃至一生,每个读诗的孩子都愿睡在这条棉被里做一个香甜的梦,诗歌让儿童的情感世界春意融融,不再冰凉。 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的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重烙印,带来一种节奏。” 诗歌形象鲜明,富有意境,语言精炼,一字一句都有显著的色彩,词语组织配合又非常严密,于短小篇章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使孩子于不知不觉中启迪思想,开扩胸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开阔的好性格。过江龙妈妈有感于《爱的烦恼》: 父母不是万能的,孩子总是依赖着我们,总觉得,有困难,找爸妈,一切都可以搞定。其实,我们会一天天的老去,当母鸡的翅膀不能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还没有学会生存的本领的时候,我们会多么担心我们的爱子!…… 这一句句话,看似平淡,却能让人感到震撼;看似有些悲凉,却能让人变得一心从容;看似在倾诉能与不能的爱恼,却能耸立起父母对孩子爱之信任;看似表达种种无能为力,却能唤起孩子成长的自我力量。 父母不是万能的----一首值得读给孩子的诗 用诗歌教育孩子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诗歌音调和谐押韵,琅琅上口,适合朗诵和背诵,不但读起来给人以快感,而且又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让回家路成为诵诗路”,一路上妈妈和孩子收获了不少: 今天我和姑娘从妈妈家出来,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我想起上个星期我们俩定的每周背诵一首古诗的计划来。于是,我问:“宁宁,我教你背首诗吧?”女儿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上了车就站着开始了背诵。我先读一行,她跟读一行。因为没有书,看不到文字,这样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她有一些字音都读不准,脑子里没概念啊!我就遇到这样的字时,就多解释几遍。等她读熟了,我就连说两行,她跟读两行。…… 让回家路成为诵诗路 在这个日益物化的时代里,诗歌能让我们保持个人精神的独立,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回归到那些让我们多年来一直感动不已的情感之中,并从内心深处感到,原来我们从不曾放弃真善美,也从不拒绝抒情。 让诗歌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