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儿童诗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8.9—2019.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起体现小学生童真、童心、童趣的儿童诗教育体系,营造诗意的课堂,培养学生诵读、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儿童诗研究活动,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不断推进儿童诗教育,建立起着眼学生发展的儿童诗教育体系。 2.通过儿童诗教育,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通过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培育学校文化特色。 三、实践与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将织对课题组核心成员和全体成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加深课题组成员对儿童诗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整合各学科课与童诗课的教学方法,使课题组成员更好地掌握教学实践的方法。 带领全体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研究,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鼓励发表。 继续充实本课题的网站,给全体成员提供学习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2、明确研究任务,突出研究重点。 本阶段研究重点为整理所研究的文献,积累研究成果,努力将所有实践的过程转化为文字,积淀成效,形成自己的儿童诗研究体系;继续将儿童诗与语文课程、英语课程进行衔接与整合,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3、开展观摩研讨、童诗比赛等活动。 (1)3~6年级儿童诗课程设计已成型,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本学期将开展童诗集的发布会。 (2)组织学生日有所诵读童诗,参加童诗创作系列活动。 (3)1-2年级儿童诗课程教材编写已完成,本学期1-6年级全面推进童诗必修课程。 四、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 召开省级童诗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工作计划。 2. 1-6年级全面推进童诗必修课程。 3. 上交暑期所撰写的儿童诗论文、案例。 十月: 4. 继续推进各年级童诗必修课程,鼓励多种方式呈现出教学成果:学生作品投稿、参加比赛、参加电台节目等。 5. 开展学生诗意生活的展示活动:童诗生活展,评选优秀作品。 十一月: 6. 童诗集出版发布会。 7.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语文与童诗课题整合课型(执教:姜唯婷);英语与 童诗课题整合课型(英语教研组推荐骨干教师)。 8. 参加各级各类童诗比赛评选活动(王晟中国儿童诗歌节)。 十二月- 一月: 9.做好本学期课题组总结工作。 10.进入课题组结题阶段,完成结题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