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学小学三年级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深化阅读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实效,9 月 30 日上午,洛阳中心小学全体三年级语文教师齐聚三(8)班教室,开展了以 “童话故事教学中‘想象’阅读策略的实践与运用” 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以王梦娇老师执教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为载体,聚焦核心素养,共研教学方法,碰撞思维火花。
课堂开篇,王老师以 “旅行” 为锚点,先引导学生分享 “假期旅行中印象最深的场景”,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在生字认读环节,王老师针对多音字 “骨”(“骨碌” 读 gū,“骨头” 读 gǔ),设计 “想象场景辨读音” 游戏:“当红头在牛肚子里‘骨碌’打滚时,该读哪个音?如果它看到牛的‘骨头’,又该怎么读?” 通过想象具体情境,学生不仅掌握了读音规律,更在脑海中初步构建 “红头在牛肚子里活动” 的画面。针对教案中 “理清旅行路线” 的任务,王老师创新设计 “想象体验 + 可视化呈现” 活动:小组合作时,不仅要求圈画 “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的关键词,更需补充 “想象批注”——“在第一个胃里,红头会觉得冷还是热?”“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时,它会被什么包裹?” 学生带着想象批注画图,有的在 “第一个胃” 旁画 “发抖的红头”,有的在 “牛嘴” 处画 “沾着青草的红头”,让抽象的路线变成具象的想象场景。
挖掘 “牛反刍” 科学知识时,王老师先播放反刍视频,再抛出想象任务。通过想象,学生不仅理解了 “科学知识融入童话” 的特点,更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本次教研活动以 “想象” 策略为纽带,实现了 “课堂示范 — 研讨反思 — 策略提炼” 的完整闭环。在之后的评课环节,三语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针对这堂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教学中的困惑,通过这次教研,大家对语文教学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摄影:黄兆萍 撰稿:郑丽娟 审核:郑丽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