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在这叠翠流金的秋日里,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齐聚二11班课堂,张鑫瑜老师引领学生们跨越山川,来到祖国大西北新疆吐鲁番,共同聆听了美丽的《葡萄沟》这一课,在文字中漫步秋日的葡萄沟,品味语言的甘甜与生活的美好。
课堂伊始,老师巧妙地以“跟着课本去旅行”为引,先回顾了前几课旅行的地方,接着就把大家的目光引向了遥远新疆吐鲁番,那片在秋阳下愈发甜美的葡萄沟。老师紧紧抓住“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核心,带领学生层层剥笋,感受秋日葡萄沟的独特魅力。
品“水果之秋”: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水果,自然地聚焦到“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让学生感受到秋季是葡萄沟最甜美的时节。
赏“葡萄之秋”:围绕“五光十色”这一关键词,老师不仅通过精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秋季葡萄成熟时斑斓的色彩与光泽,更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体会秋季葡萄不仅颜色多,更透着阳光赋予的亮泽与甜蜜,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孩子们在朗读时,声音里仿佛也染上了葡萄的甜味。
感“人情之暖”:最富童趣的环节是“秋日做客”。老师请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能歌善舞,接着出示维吾尔族老乡招待客人的场景,感受他们的热情好客和吃个够。秋日丰收后老乡的热情好客,深深印在了每个学生心中。
课后,听课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应时、应景、应情”的课。这一堂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在浓浓的秋日氛围中,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情感与文化熏陶,充分展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