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得数是6-9的加法》“一图两式”教研活动纪实
为突破低年级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角度单一”的难点,探索“直观教学与思维拓展”的融合路径,张老师以《得数是6-9的加法》为课题,围绕“一图两式”核心方法,在一(2)班开展教研展示课,以“4人轮滑、2人休息”的生活场景图为载体,串联多元教学活动,让抽象的加法运算变得可感可学。
本节课,张老师通过出示“轮滑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里有哪些人?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很快发现“轮滑的4人和休息的2人,一共有6人”,张老师顺势追问:“换个角度看,还能怎么说?”启发学生说出“休息的2人和轮滑的4人,一共6人”,自然引出“同一幅图可列两个算式”的思路。
探究环节,张老师通过多层活动拆解“一图两式”:先让学生结合图片编数学故事,摆方块,随后指导学生说算式含义、规范写“4+2=6”和“2+4=6”,并通过画数线(从4数2格、从2数4格都到6)多维度验证“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巩固练习环节,张老师设计梯度任务:基础题让学生给“5只蜜蜂采蜜、3只蜜蜂飞舞”的图片列两式并说含义;趣味题开展“算式找朋友”游戏,让学生为“3+6=9”找到“6+3=9”的配对;拓展题则让学生自主画“得数是7”的图并列两式,实现知识迁移。
课后研讨中,老师们一致认可本节课亮点:以生活化图片为抓手,让“一图两式”有了具象依托;多元方法层层递进,契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同时也提出改进建议,如对画图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半成品图”,对规律总结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本次教研活动以小见大,为低年级“一图两式”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有效助力学生从“会算”向“懂算理”进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