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课【转载】
课时目标
1.交流阅读进度,了解阅读情况,分享阅读收获。
2.精读品人物形象,联系生活悟道理。
3.扫除阅读障碍,激发持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交流进程,分享收获
(一)分享计划,交流阅读进度。
引导:“小故事,大道理”。同学们,这段时间大家都沉浸在《伊索寓言》这本书中,看到你们认真的模样,老师都想加入其中,跟你们一起阅读呢。许多同学都制定了有效的阅读计划。大家都读到了哪儿?是不是按照计划推进的呢?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计划? (播放学生交流阅读计划的音频。)
(二)图文对对碰,了解阅读情况。
1.引导:你们已经读了这么多寓言故事,合上书还记得吗?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图文对对碰的游戏,根据插图猜一猜,这是书中哪则寓言故事,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出示《乌鸦喝水》《狐狸和山羊》《没有尾巴的狐狸》的插图,猜一猜相对应的故事。
3.小结:通过插图,你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对应的故事,看来大家读得很仔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老师真想听你们讲一讲。
(三)借助启示卡,讲故事。
1.引导:我看到许多同学把自己喜欢的故事都浓缩在这张寓言启示卡上了,谁能借助它,给大家讲讲你喜欢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讲,其他同学认真听,对照评价表,看看他能得几颗星。(播放生讲故事的音频。)
2.小结:你们都是小故事家。把寓言故事讲得清楚流利,特别生动。
二、策略指导,扫除障碍
(一)交流阅读障碍。
1.引导:老师发现,你们都能把寓言故事讲得很精彩。寓言故事篇幅虽短,但藏着引人深思的大奥秘,可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呢!你们在阅读时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播放学生交流困惑的音频)
2.小结:懂得带着疑惑去读,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是的,伊索寓言中有许多动物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他们的性格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读故事,品形象,看看有什么好方法理清人物和故事。
(二)借助思维导图,品形象。
1.引导:1.观察目录我们能发现,狐狸这一形象在《伊索寓言》中出现次数较多。这些故事中的狐狸有什么不同呢?一起读读这三篇。
2.交流:出示《狐狸和蝉》《狐狸和装病的狮子》《狐狸和豹》,生默读,交流三篇中的狐狸有什么特点。
3.引导:瞧!同样是狐狸这一形象,但性格却大相径庭,怎样才能把故事和形象对应呢?有位同学一边读,一边梳理,把自己的阅读收获绘成了一张思维导图。
4.交流:(播放学生绘制狐狸形象思维导图的音频)除了狐狸,还有许多动物形象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还有一位同学,根据故事中狮子的这一形象,绘制了一张“百变狮子”的思维导图。这样一来,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就理清楚了。是不是很好的方法?(出示狮子形象的思维导图)
5.小结:除了狐狸和狮子,书中还有许多频繁出现的动物,课下,大家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给你喜欢的动物形象绘制思维导图。相信,你们也能把一本厚厚的书读成几张薄薄的思维导图,把故事读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三)联系生活,悟道理。
引导:同学们,我们常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虽然我们的伊索寓言大多以动物为主人公,但他们都具有了人的思想和感情,你的身边有像故事主人公一样的人吗?听听这位同学的感受吧。(播放学生联系生活谈启示的视频。)
小结:像这位同学一样,在阅读时,将书中的故事联系到生活中,看看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情形发生,是否有这样的人存在,这样,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三 方法小结,激发持续阅读兴趣
这节课,我们一起讲故事,品形象,悟道理,学会了把一篇短小的故事浓缩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把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浓缩在一张张思维导图中,最后在故事中找到生活的影子,悟出深刻的道理。
在这本书中,不仅有许多鲜活的动物形象,人和植物等也是故事的主人公,他们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伊索寓言》等待着同学们继续品读。读完后,同学们可以分小组交流阅读成果,可以用思维导图、阅读卡等形式展现,还可以尝试把有趣的故事演一演。“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愿所有的同学能从这个魔袋里掏出更多智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