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臧婧

2023年11月28日,低学部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探索数感培养策略”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参与研修的老师们认真聆听、交流分享,与自己的思维进行碰撞,力求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教学策略。

邵凌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认识11-20各数》教研课,也是本学期的第六轮磨课。邵老师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先从学生已经知经验入手,激活旧知;接着通过数出10根小棒并动手捆成1捆,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体会“十”是一个计数单位;然后使用活动化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十几的摆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进一步体会“10根捆成1捆”的优势之处;最后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1个十”在生活中的体现,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邵老师一方面以问题为主线,借助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利用追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摆小棒、数数等活动,启发学生在数数中感受单位“十”的必要性,初步建立十进制思想。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问题环环相扣,在无形中建立了数感,树立了自信,润物细无声。

李老师:课标中明新确指出: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本节课在教学中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自主建构“位值制”,这样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由对“十几”的整体感知进一步“提纯”经验。邵老师在着力以数12的研究作为突破点之后,进一步通过观察和对比,引导学生把握“十几”的特征,即“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并通过开放式任务“选一个十几的数,用小棒摆出来”,出示了多个学生自主摆成的作品,促成学生对“十几”形成整体性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可谓精彩纷呈、独具匠心。

潘老师:在本课中,学生经历不同的层次,不同方式的估数活动,初步感受估数有方法有途径;经过直尺上介绍数的活动,在数尺上把握11~20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估一估草莓和雨伞大约有多少,满10个圈一圈,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经历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个数的活动,整理这个数本身的意义,整理这个数在所学所有数中的位置。本节课中所有关于数的知识,将新授知识和已有知识串联一起,是数感的重要表现。

徐老师:邵老师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在学习了11-20各数,让儿童带着新的收获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吕老师出示古人计数的例子,生活中的数,估一估草莓和雨伞大约有多少,满10个圈一圈,体会“十进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不仅让儿童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更让儿童在审视生活现象时多了一份理性思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次研修活动为数学组的老师们点亮了前行的灯塔。相信随着我校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共研共享的光芒定能闪耀在校园中的每一次校本教研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