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小三年级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语文教学研究,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11月6日,三年级语文学科组围绕“聚焦文本表达 提升阅读能力”这个主题,开展了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吴梦迪老师执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
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小古文。课伊始,吴老师先由看图猜故事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接着,吴老师通过“三读”课文,步步引导,层层深入,指导学生把课文学透。
“一读”,读准课文。在这一环节,文中的难读的生字词,吴老师通过指读、——正音——领读——齐读这样的方法轻松解决,同时还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明白多音字“没”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告诉学生“音随文意”这个方法。
“二读”,读通课文。本环节吴老师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尝试把课文读通顺,还能找出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在“一读”的基础上,学生们自读、同桌互读,很快就把课文读熟了,并在老师的指引下,结合课文插图找出了文中出现的人物。然后,又指导学生用“谁干什么”的方法把句子读出节奏、停顿,同时告诉学生“声断气连”的读书方法。
“三读”,读懂课文。在此环节,老师通过图文结合,充分让学生交流,明白句子意思。引导学生想象文字空白地方,从而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人物当时的心理、品质。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在吴老师的课堂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三读” 中,老师还渗透了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同时,吴老师还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教学。这堂课,不仅让学生学有所得,给学科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洛小通讯组:撰稿:范晓芬 摄影:王芳 审稿:王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