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心小学开展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3-09-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梦娇

洛阳中心小学开展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为贯彻落实“双减”与新课标精神,扎实推进“30+10讲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一步打造“致远”课堂,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9月21日,洛阳中心小学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在三1班开展语文备课组活动。

王梦娇、张小芬和朱小萍老师分别就同一篇课文《司马光》,进行模拟上课。王老师从学过的古诗中对古时儿童的描写入手引出课文。通过比较课文的语言形式提出“文言文”,明确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一读,读完后指导生词,对生词进行理解、记忆、书写。然后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掌握阅读古文的停顿方法,读出古文的节奏感。接着在精读课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古文大意。最后创设情境,出示多种版本的文字,熟读成诵。

 朱老师从猜字谜游戏入手引出人物司马光,通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出“古文”。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关注到后鼻音、多音字以及学习的方法。接着再读课文,根据方法读好停顿,明白意思,师生合作再次朗读古文,通过交流文中的动词明晰画面,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精神。最后图片想象,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尝试背诵课文。

 张老师通过教学生字“司”引入课题,以语言特点和文中注释引出“文言文”,提出阅读要求,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的人物、地点、事件,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注释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后通过逐层深入的朗读要求让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感,并发挥想象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化为主动自觉地学习,从短文中也能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

磨课后,老师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肯定了三位老师教学中的闪光点,大家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并对本篇课文的教学提出具有创造性、可行性的中肯意见。

相信三年级全体老师会以此次备课研讨活动为契机,引领学生从小读好小古文,并通过结合注释、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小古文,让学生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认同并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洛小通讯组  撰稿:王梦娇 摄影:李朦 审核:王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