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二年级数学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认识角)
发布时间:2023-06-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丹萍

低学部二年级数学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023年5月4日二年级数学组围绕“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集体备课《认识角》。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线段的直观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角的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角初步认识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三上)、认识角,角的度量和分类(四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四下)

本课内容分析

分为两部分:初步认识角,感知角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角;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能直观判断角的大小。

经历从具体实物(三角尺、纸工袋、闹钟等)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用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并通过旋转角的一条边,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在操作中认识到:把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大;把角的两边收拢,角就变小。习题主要有辨一辨是不是角,数一数平面图形中角的个数,比一比角的大小,折一折大小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识别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识角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借助生活经验初识角。

你能在三角尺、纸工袋、闹钟的面上找到角吗?

抽象出角,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相机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借助操作活动再识角。

1.辨一辨

这些图形都是角吗?是的,指出角的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

2.数一数

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

发现规律: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3.创造角

材料:不规则的纸、硬纸条、画一画

选择一种材料创造一个角,并指一指顶点和边。

全班交流;大家创造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4.比一比

(1)出示学生创造的三个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观察法)

(2)操作:把活动角变大,把活动角变小,你是怎样做的?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3)出示一副三角尺,你能找出这两块三角尺中相同的角吗?

怎样验证?生操作(重叠法)

小结:两条边张开大小一样,角相等。

你能在老师的大三角尺上找到和它们相同的角吗?

指名验证。

小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的角有个共同的名字——直角,可以标上直角符号。

5.找一找

欣赏生活中的角

在物体的面上找角

三、拓展延伸

从一个顶点出发,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一个角,如果从一个顶点出发有三条边,会有几个角?四条边呢?

四、回顾总结

今天学习了角和直角,在知识、能力方面有什么收获?(相机完善思维导图)

知识:角的组成 一个顶点,两条边

      直角

……

能力:操作、观察、比较、验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