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二年级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四)
发布时间:2023-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丹萍

低学部二年级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二年级数学学科组在学校数学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围绕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按照学科组计划,2023年5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课柴梦佳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认识角》,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集聚二(9)班教室,参加了本次活动。

柴老师虽然是转岗教数学的,但她平时能虚心学习、坚持听课,因此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角的抽象过程,自主建构角的概念,并在多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有关角的清晰表象,加深对角本质特征的认识。

柴梦佳老师说课: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到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观察中分析,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李彩芳老师:柴老师整节课教学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思考为主线,让学在看、说、想中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和思考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1.在导新课时,在学生已有的对于三角形、正方形等平图形认识,柴老师利用实物小棒让学生依次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再到角,导入课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柴老师让学生先在三角尺上找找、摸摸,让学生初步感知“角”是怎么样的,再在课件图片中找一找、指一指角,让学生初步形成角的特征和概念:一个顶点,两条边。再通过判断角、找角和做角来帮助学生建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在“摸角——指角──找角──做角──比角”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发现、认识角,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备课深入,能预知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通过电脑演示、实物演示来突破难点。

总之,柴老师这节课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教师的设计巧妙,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建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教学部分,建议在演示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角的大小是指哪个部分的大小,老师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丰富角的认识。

朱丹萍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角,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有大有小,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柴老师通过辨一辨、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课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习得。同时,柴老师能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将角的知识放在平面图形这个结构体系中,不仅经历抽象的过程,而且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形成认识图形的一般方法。建议做一做角时提供多种材料,丰富对角的认识。

臧婧老师:本课中,柴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用实物(三角板、纸工袋、闹钟等)的演示,导出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图形去追索,去发现,去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后让学生触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时讨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再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画角,在画好的角上标上边和顶点,并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物体有角?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邵凌琰老师:柴老师的导入设计很新颖,整个课堂情境以读绘本的形式开展,让同学们很有兴趣,课堂氛围融洽。整个内容设计的很丰富,该有的知识点都涉及到了,并且对于知识点的延伸也很到位,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更是放眼到更多的练习中,这点很值得学习。课堂上的活动也组织到位,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得到了锻炼,整体效果很不错。

吴珊老师:柴老师的板书设计规范,科学,练习的设计富有坡度、广度,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再次对认识角获得直接的经验。

钱燕芳老师:柴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老师组织学生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辨一辨的活动。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找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体现生活。让学生拿出三角尺的一个角摸一摸,体验角的顶点是尖尖的,生活中不能用角对着同学。在学生的观察分辨中订单掌握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基本特征。在整个教学中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景贯穿整堂课,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与欲望,让学生多动手,从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黄兆萍老师:柴老师编了个绘本故事导入,设计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找角的异同,发现角的特点和特性,学生掌握的更牢固,对角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建议在教室中找角的环节可以适当缩短时间,两分钟有点长,这样可以让后面的难点学习更充分地展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