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二年级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2-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丹萍

低学部二年级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按照学科组计划,2022年11月16日上午第四节课臧婧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8的乘法口诀》,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集聚二4班教室,参加了本次活动。

教材通过摆是一个大正方体要用8个小正方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计算摆2~8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各要用月多少个小正方体,并用填表的方式呈现“几个8”连加的结果。考虑到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教材不再出示有序排列的“几个8”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而是让学生根据列表计算的过程和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直接填出8的乘法口诀。这样,使编制口诀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过程。

臧婧老师说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头我用小黄人情境中引入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8个小正方体,摆2个大正方体需要( )个?3个、4个……8个呢?这样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2到7的乘法口诀,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编口诀前我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填表格里的得数,然后说一说从表格里你知道了什么,并明确了几个8是几,再来自己编口诀。在明确了口诀表示什么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发现规律,这样使学生在后面更容易背诵口诀。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李彩芳老师:实实在在的目标引领下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使得本节课的目标得以扎实有效的完成。课堂中臧老师在学生汇报完所有的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后引导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记忆。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关系到乘、除、计算等后续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当堂记忆既是落实知识点的体现,同时也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结束后乘胜追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幼小衔接角度出发,在设计情境时,我们从大环境出发,不再引用单一的卡通人物形象,可以引用一整个系统的绘本故事。通过情境将各个练习环节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游戏闯关过程中,使学生融于情境,善于从情境中发现学习的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展示,更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朱丹萍老师:学生在学习了1到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编制8的乘法口诀,大部分学生是已经掌握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可以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去记忆8的乘法口诀。臧老师通过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观察口诀隐藏的规律,这能记住一部分口诀;如果中间的口诀忘了,可以利用前一句口诀和后一句口诀去推测。从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出发,我们可以丰富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应用,设置相应的游戏活动,对于难记的口诀来增强训练,达到当堂记忆的效果。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钱燕芳老师、吴珊老师: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是先引导学生先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再来编制口诀的;今天在学习8的乘法口诀中,臧老师先是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编出口诀再来让学生介绍口诀以及相应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学习了 1~7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自主地学习8的乘法口诀,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邵凌琰老师:从学生汇报交流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了乘法口诀,而且对于口诀的意义也能表述清楚。在汇报时,建议臧老师可以放得更开,让学生上台自己边说边板贴介绍口诀,如:我介绍的是____,它表示____,它可以计算____,这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苏华婷老师:记忆乘法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学案的设计上,也可以让学生填写我最喜欢的一句口诀是____,我还能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我觉得最好记的口诀是____,最难记的口诀是____用上句口诀推想下句口诀,或由下句口诀推想上句口诀等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在课堂上基本能够记下来,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尊重。也为学生在课堂的交流提供了素材。学生当然有话可说了,当然就有表现的欲望。

通过研讨,大家达成共识:

在设计情境时,要从幼小衔接角度出发,考虑情境的整体性,学生的主体性。

记忆8的乘法口诀是本课的重点,要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去发现隐藏的规律,进行自主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

继续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自主能力,敢于表现,敢于展示。


4.JPG


2.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