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学生趣味闯关活动设计研讨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这和以前相比,确实是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与以往的期末测试不同,本次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科融合和轻松闯关为理念,一年级数学将采取趣味闯关活动的形式,将发展性、趣味性和多元性融为一体,以发展性评价为策略,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为目的,以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态度为评价的重点。
学科组内老师通过讨论商定,本次趣味闯关活动准备从计算、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表达等方面对学生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展开评价。
一、口算能力
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是本学期的重点,也是学生后续计算学习、运算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学生不仅要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还要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评价内容:本学期所学口算
评级目的:检验学生口算掌握的正确率和速度。
评价方法:口答10道口算(有一题说计算过程),如有错误可以改正一次,全对为“优秀”、答对8-9题为“良好”、答对5-7题为“合格”,其他为“加油”。
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直观操作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很多学习内容都是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直观认识、感受的。而在以往的笔试中,学生操作能力的考察没有在试卷上真正反映出来。
评价内容:按要求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说出数的组成;按指令指出上下前后左右方向;按要求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评价目的:了解对数的组成、认识位置、认识物体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法:能按指令或要求完成的为“优秀”,其他为“良好”。
三、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表达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表达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想法。
评价内容: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数学表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能清楚流利地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解决问题并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优秀”;能清楚流利地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解决问题并但不能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良好”;能解决问题,但不呢鞥清楚地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也不能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合格”;其他为“加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