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丹萍

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扎实、有序、高效地开展复习活动,我们学科组以面向全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为目的,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6月16日上午,一数组开展了期末复习研讨活动,重点讨论易错题的解题方法。我们学科组收集了学生复习阶段的高频易错题,由每位老师分享解题方法,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

朱丹萍老师:6□+5得数十位上是7,□里最小填几?6□+5得数是七十多,□里最小填几?做题时,要求学生这样思考:根据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判断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依次写出□里可以填的所有数字,最后再选出最小的数。“得数十位上是7”指的是70~79(包括70),但“得数是七十多”不包括70。

邵晓璐老师:还有类似题型5口+6=6△,口最小表示(   ),△最大表示(   )。50几加6等于60几,它是一道进位加法。说明方框里的数加6要满10,方框里可以填4、5、6、7、8、9这些数,最小填4。三角形里的数要表示最大,说明方框里的数加6得数要最大,方框里的数就要填9,9+6=15,所以三角形最大表示5。

张银老师:我也是先根据得数十位上的数来判断是进位还是不进位,十位从5变成6说明是进位,那个位(  )+5会满10进1呢?那方框可以填5、6、7、8、9,依次算出得数,三角里是0、1、2、3、4,所以方框最小表示5,三角最大表示4。

潘立飞老师:65+( )<80,括号里最大填几?像这样的题目,有时候要求括号里可以填几,有时候要求最大填几,还有题目要求最小填几,只要这样的题目,我都是先让学生写出算式的得数写在下面,而算式的得数只能用符号后面的数加1或者减1,再求出括号里的数。

查建华老师:一个玩具熊43元,小明带的钱正好买这个玩具熊,他最多带了(  )张10元。在做题时要求学生圈出关键词正好, 并且让学生解释正好的意思,就是刚刚好,不能多也不能少。那么付5张10元就是50元,小明带的就多了。所以他最多带了4张10元,其他的是零钱。

陶叶英老师:一个玩具熊43元,如小明付的都是10元钱,他至少付了(   )张10元。对理解能力差的同学,以前我们都是让他们画图,但感觉花的时间有点多。现在我都让他们掰手指数了:一根手指表示10元,10元10元数,数到50,数了几根手指就填几。如果付的20元,就是一根手指表示20………以此类推。

张莉老师:一本书18元,找回2元,付了多少钱?让学生记住付出的钱=商品的价格+找回的钱,明白每个条件的意思。妈妈付了50元,买了一件上衣,找回2元。一件上衣多少元?明确一件上衣的钱只是付的50元中的一部分,所以用减法。可以把两题进行对比练习,突出不同,分清方法。

邵晓璐老师:还要注意单位名称不同时要换成相同的,再列算式。一把直尺8角,小红付出1元,找回多少角?

陶叶英老师:排队问题:小红前面有8人,后面有10人,一共有(  )人。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面数,明明排在第8个,从后面数,明明排在第7个。这一队一共有(  )人。12人排成一队,丽丽左边有7人,右边有(  )人。做题时一定要画图,直观清晰。另外要区分“前面有8人”和“排在第8个”。

朱丹萍老师:有关图形的题目: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能折出什么图形?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像这样一类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摆一摆,在具体操作中加深印象,考试的时候可以画一画。

我们在习题讲解的时候,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找到他们容易接受的方法,同时做到讲练结合,有针对性。

 

通过研讨达成共识:

1.把同类题及相关的变式题一起讲解,总结出做题方法。

2.加强题目对比,突出不同点。

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借助画图等直观方法来找到一些题目的答案。


IMG_7137.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