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期中质量分析研讨
2021年4月20日一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期中练习,组内教师认真进行了期中质量分析,提出工作思考及改进建议。
朱丹萍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都却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错误较多的是第3题“已经过河的有20人,还有12人没过河。这批从渡口过河的有多少人?”学生理解求“过河的”就是求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做,他们没有从整体上来理解题意“已经过河的+没有过河的=一共要过河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多问几个为什么,适当渗透数量关系式。对于容易混淆的加法、减法实际问题多进行比较,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
邵晓璐老师:此次期中测试试卷较为简单,但个别题目平时没有练习过,我们班学生错误率较高。首先口算的类型较多,放在一起有的学生混淆了算理,说明平时的口算还是练得不扎实。填空中“和50相邻的双数是( )和( )”学生读题不仔细,忽略了双数两个字。按规律填数,学生数感较差,没有按照平时教的方法做。平时还是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多做题多练题,提高对题目的理解能力。
张莉老师:口算部分:十几减几错的比较多,和退位减混淆了起来。选择题:对于差不多的理解不够清晰,读题时有一部分不能理解在( )里不能填17,有的在括号里写了不选择。加强平时读题时边指边读,并养成做好检查的习惯。
查建华老师:和50相邻在双数是()和(),学生读题的习惯不是很好,只看到和50相邻的数,要在以后的练习中对学生读题和做题的习惯再给予加强指导,做题目的时候要圈一圈,圈出关键字,思考以后再去做题。解决问题部分要强调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做题。
陶叶英老师:其实上面三位老师说的就是目前低年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读题浮于表面,抓不住题中关键词或者不知道应该抓哪些关键词。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以后可以思考和讨论的地方。
潘立飞老师:针对本次考试及平时感受,思考了一下学生容易产生错误原因及改进方法:1.学生的识字量跟不上,后进生都是学困生,而他们对题目要求的阅读都存在困难,更别说再去理解了。所以平时还是要多培养学生读题能力。2.做题习惯还需要多培养。很多题目的理解,都需要学生先问一个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解题,而大部分学生习惯性地眼睛瞄一下题目就开始动笔做题,全无思考,全凭感觉。3.对于学习相当困难的一部分学生,还是以抓计算和基础为主。
通过研讨达成共识的:
1.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读题、审题、检查的习惯。
2.抓住加法、减法的本质,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对比、强化训练。
3.口算训练常抓不懈,加强易错题的比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