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单元试卷分析活动
期中检测后,发现一年级孩子不能适应教师交换监考,做题时存在各种问题。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12月2日全体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第三组练习试卷的检测,学科组内交换监考,并集体阅卷研讨,以全面了解各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到需要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学科组每一位老师针对自己所批的部分,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教学建议。
陶叶英老师:第一大题第1题,蝴蝶和蜜蜂其实是一幅图,不少同学不明白这点,以为是根据左边的蝴蝶写两道算式,再根据右边的蝴蝶写两道算式。
朱丹萍老师:第一大题第2题看算式,照样子画一画,再填得数。错误原因1.不理解题目要求,有一部分孩子没有根据算式画圈,2.对减法意义理解不透彻,受加法的负迁移。3.个别孩子漏做。教学建议:教孩子学着观察、审题,读懂要求后再动笔;加强加减法的对比,深刻理解加减法的本质。
邵晓璐老师:第一大题第3题,这部分整体正确率较高,部分孩子错误是因为写了两道一样的算式,还有部分孩子算错,对分与合掌握得不够扎实。建议让学生有序地写,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查建华老师:第二大题计算题大部分学生完成得都不错,个别学生存在加减符号看不清,如4-3=7这类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醒学生看清符号再计算。
刘希老师:第三大题的1、2、3、4四道题,问题:第一题错误在于原来有6只小鸡,个别小朋友写的是4,不懂原来有几只的意思,不能理解图意,建议以后的教学中,对于减法,要不断地讲解图片的意思,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意,分清楚走的2只小鸡,原来也在那里啄米。第三题第四题错误原因:分不清括线题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建议以后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分清楚对于这类题,分清问号在哪里,观察,审题,看懂图意。强调把几部分合起来用加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加减法的对比,更好的帮助区别。
潘立飞、张莉老师:第三大题第5题,看图列出5道不同的算式,全对的寥寥无几,主要错误在于学生不会找大图中的小图,所以只关注到了鸭子,没有关注到芦苇等其他部分。少数学生甚至不理解题意,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嘴,加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通过研讨,大家达成共识:
1.平时教学中加强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
2.加强加、减法的对比训练,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