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2020年11月24日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刘希老师执教《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学科组的每一位老师围绕主题“关注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进行了研讨。
刘希老师说课: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一图四式”,加深对加法和减法含义的理解,体会四道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进而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我先请学生背诵10的分与合,利用10的分与合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说一说、列算式、算一算”研究方法,学生完整表达图意,列出四道算式,并结合情境理解算式意义。算一算的部分,学生结合之前学习内容,知道可以用数的分与合或者与之有联系的算式来帮助计算。在“试一试”环节,我通过示范,学生同桌之间合作交流、汇报总结,得出了所有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同时通过板书所有的算式,引出今天的学习课题。在“想想做做”部分,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同桌讨论,发现规律,在探索规律的同时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算式。
查建华老师:刘老师的课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总结得很到位,如果练习环节的第一和第二小题改成游戏的话,会让整堂课更加丰富有趣,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更高。
邵晓璐老师:刘老师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列出算式并且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指导学生说出算式间的联系。例题教学比较细致到位。通过抛花片游戏探索出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学生参与度较高。整节课下来基础知识讲得比较扎实,要是再与学生多一些互动环节就更好。
潘立飞老师:刘老师通过例题进行教学,引出一图四式,并且分别让学生说了说算式表示的意思。老师的总结到位,帮助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接着又通过抛花片的游戏,对所有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算式进行整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建议这里在活动之前,老师的示范要到位,让学生表达的时候要把三句话说完整。练习巩固部分能不能把第1题和第2题整合成游戏形式,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张莉老师:本节课生动有趣,逻辑清晰,刘老师利用游戏更好更快的让学生理解有关10得加减法。刘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同桌讨论,发现规律,在探索规律的同时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算式。学生在刘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新知,在一问一答间,提高数学思维。
朱丹萍老师:从《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这一教学内容开始,学生就学习了一图四式,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是继续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以及内在联系的体会,刘老师能合理设计活动的层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深刻体会加、减法含义。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在练习中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刘老师能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层次的练习,并借助想想做做习题,一方面引导学生整理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发现这组加法、减法算式所蕴含的简单规律。建议:学生有了一定学习基础,可以让学生照着之前的研究模式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多放手一些。
通过研讨,大家达成共识:
1.注重学生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表达。
2.低年级数学课堂要多一些趣味性,习题设计有层次、有思维含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