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约课、听课活动(二)
为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一年级数学组以约课、听课活动为抓手,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020年10月12日上午第二节课,张莉老师在一(8)班执教了《10的分与合》一课,学科组的每一位老师围绕主题“关注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进行了云研讨。
张莉老师说课:《10的分与合》这节课的知识点是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材不出范例,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获取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有序的进行10的分与 合,并且要求通过一幅图想到两种说法。把10颗珠子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接着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分组竞赛、开火车、做小会计、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乐趣,增进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没有注意细节,比如出示珠子时可以一串串出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完整性,可以渗透加减法,分组竞赛小游戏可以放在最后面,让所有小朋友更加熟练了10的分与合后再进行比赛。
刘希老师:本节课张莉老师通过复习导入,先背诵了9的分与合,引入10的分与合,同时,教学过程最让我印象深刻是加入了很多游戏环节,其中有让小朋友分成男生女生队,并派出代表,参与游戏,让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这节课架构完整,富有乐趣。在游戏上我觉得张老师可以先掩饰一下,让小朋友可以更清楚知道游戏的玩法,同时课堂中用手指来记忆的部分,是否可以要求学生统一掌心面向自己,这样不会出现每个学生数的方式不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记忆10的分与合!
朱丹萍老师: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张老师能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操作探索,通过抽象、推理,理解并掌握10的分与合,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与游戏加以巩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建议:分与合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训练,提前渗透,为后续学习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做好铺垫。
查建华老师:本节课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张老师先通过复习导入新的内容,在涂一涂和分一分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其次张老师通过10的分与合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通过有趣的练习“找朋友”“开火车”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潘立飞老师:本节课条理清晰,过程流畅,从复习旧知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新授环节,张老师从指导学习到自主学习,层层递进,充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巩固环节,张老师设计了多样的练习形式,并以游戏为辅佐,让孩子在玩中学,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建议把游戏环节放到练习的最后,让孩子们对10的分与合掌握得更加熟练以后再进行游戏,而且要多请几组孩子参与其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效果也会更好。
邵晓璐老师:这节课,张老师先在新课前复习了9的分与合,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索10的分与合。通过让学生涂一涂、分一分珠子的基础上,主动抽象出10的分与合,帮助学生记忆。此外,在练习中安排了游戏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既巩固了新知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两得。
通过研讨,大家达成共识:
1.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语言训练。
2.每一教学环节目标明确,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