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疫情期间的教与学
发布时间:2020-07-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建军

洛阳中心小学各学科组学习研讨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2020.2.21

活动地点

线上

主持

蒋建军

记录

王振方

活动名称

研讨疫情期间的教与学

出席成员

全体四年级数学老师

活动仪程

1.布置本次线上研讨任务。

2.各成员对疫情期间的教与学进行研讨。

3.部署下周研讨、学习任务: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材分析。

活动记录:

蒋建军:布置线上研讨任务:

1.可以借助已有的平台如小数报布置线上学习。

2.组内成员之间共享学习资源。我每天会把布置混合运算习题发到QQ群里,大家再布置下去

二、研讨疫情期间的教学情况:

1.每天早晨推出当天学习任务。

2.利用QQ群、微信群,让学生在线提交作业。

3.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相应个别指导。

三、《认识多位数》教材分析:

王振方:《认识多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谢荣贵: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能用大数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许筱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学生的认数活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并且初步认识了近似数。而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把万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等知识和方法扩展到多位数中来。因此,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展开认数活动。就本单元知识的整体结构而言,教材先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意义,包括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的组成和数的读写方法,再自主探索数的大小比较,整万数、整亿数的改写,以及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尤玲琦: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主动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多位数的认识是建立在万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所积累起来的各种学习经验,在新知的学习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学生有条件且有必要通过自主的活动认识多位数的重要前提。为此,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整万数时,先结合现实的情境,引起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数的需要,并通过数数了解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现实情境中的数在算盘上拨出来,并借助算盘的直观,自主掌握整方数的组成,学会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邵惠芳: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认识比ー万大的数是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对大宗物品的数量进行统计,这就需要用到较大的数,需要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另一方面,认识了这些数以后就能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描述、分析有关的生活现象。

  洁:适时引入近似数,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在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学会以改写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近似数的认识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经历自主建构近似数的概念。

陈海斌: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过程中,教材呈现了大量与社会、自然等学科有关的数据信息,既有利于学生认识大灵敏目,感受大数目,又有利于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