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备课开始
发布时间:2020-04-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丹萍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备课开始

——低学部一年级数学组开展云学习活动(三)

备课是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享受幸福的专业生活的重要基础。到底如何备课呢?我们一年级数学学科组借助网络云端教育论坛,组织老师们学习了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的讲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备课策略》,分别从备课的内涵、备课的内容、备课的策略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讲述。

备课的内容从狭义上而言,就是一个课时的备课,需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教案、写教后。(1)备教材是指对教材的分析与把握,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对数学知识展开方式的理解,对教材编排体系的了解。我们老师要站在初等数学的视角理解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要有数学思想方法的视角理解教学内容,尝试把握数学知识的展开逻辑;要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理解教学内容,弄清学生思维的“断层”处;要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体例结构。(2)备学生是指对学情的了解,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要进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前具有怎样的知识基础,具有怎样的生活经验;学生为研究本节课的内容是否具有了必备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了怎样的数学活动经验。(3)备教法,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让学习真正的发生。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再是提供结构性的资源;最后根据交流的体会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完善,并展开有效练习。(4)写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一方面是对课堂教学的全面规划,另一方面,教案撰写的过程,其实是教学语言的转换过程。我们要重视教案的书写,做好知识的管理,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5)写教后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是培养理性思考、专业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那备课的策略是什么呢?

首先,学会专业化解读教材。(1)要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特点,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卡通其实是老师的角色,提出学习任务,进行关键性问题的设问;小卡通则是学生的角色,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方法、思维结果,不同的回答,整体反映再这个环节,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2)要把握一类知识的展开逻辑,教→扶→放,由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延伸到一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会学。(3)要在教材对比中理解教学方式。可以横向对比,即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的对比;也可以纵向对比,即相同版本教材在不同时期的编排方式。

其次,常态化地做好学情分析。(1)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好学情分析。(2)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做好学情分析。(3)基于学生的活动经验做好学情分析。

最后,面向全体设计教学方案。(1)要设计自主式的探究活动。学生可以调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活动经验,激活前在体验和生活经验,形成对新知学习的经历、体验、感悟,为后续的互动交流创造丰富的学习资源。(2)要设计互动式的交流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看得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3)要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具有层次性的练习活动。

备课是老师一辈子的修行!备好课不仅是为了上好课,更是为了给每一个孩子更好的数学教育。让我们在困惑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摸索,打造出更多的魅力课堂,绽放出更多的教研之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