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搭建有效朗读训练的平台
──以《狐狸分奶酪》为例浅谈
洛阳中心小学 邓瑞芳
所谓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低年级重视朗读,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学习阅读的起步。教师应该如何搭建平台,达到有效朗读训练的目的呢?结合本人十二月份参加校二年级课堂教学调研时所听《狐狸分奶酪》为例浅谈自己的感受。
片断一:
师:小朋友,你吃过奶酪吗?奶酪是什么样的?
生回答。
师:在很多美食里人们都会加上奶酪。看,披萨、芝士蛋糕、奶酪条等,谁再来读读这个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奶酪有关的故事,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师:有感情地读课文。
片断二:
师:小哥儿俩捡来的这块奶酪可香了!这么好吃的奶酪熊哥哥和熊弟弟都想吃,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怎么分,于是他们开始——引读:“拌起嘴来”。什么是拌起嘴?
生:拌起嘴就是吵架
生:拌起嘴就是争吵
生:拌起嘴就是吵起来了
师:他们会怎么吵呢?请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熊哥哥、熊弟弟拌嘴。
生扮演读。动作很夸张,引得全班学生大笑。
师:你们刚才的扮演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小哥儿俩拌嘴的情形,你们可真是一位朗读高手!
(生不笑了)
师顺势引导:小哥儿俩因为不知道怎么分而拌起嘴,但是注意,你们吵得太厉害的话会吓跑狐狸的。所以语调稍微收一点点,不要这么夸张。
生再读时恰到好处。
片断三:
师: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再和同桌说一说,狐狸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生交流。
师:出示第3段,“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老师发现这里有个标点“ ?”,看到问号我们要怎么读?
生:读出问的语气。
生: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是呀,朗读句子时我们要读好标点。板贴:读好书的第二秘诀 读好标点。
师:熊弟弟听了狐狸的问话是怎么说的?生读。
师:你皱着眉头读出了熊弟弟的“愁”,你已经掌握了读好书的第二秘诀,读好标点,真棒!
评析:
1.营造朗读的氛围,使学生敢读。
有效朗读,首先要让学生敢读,这位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上课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多读。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决定了有的学生出现了过于夸张的朗读,片断二中老师进行艺术的指导,使学生朗读的效果更好。
2.教给朗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关注标点的朗读指导。
文章中的标点往往有着提示语气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标点的敏感,告诉学生标点中有情感,标点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法。片断二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标点,并让他们训练,给予肯定。
(2)理解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让学生试着把课文读通,然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读出感情。片断二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拌起嘴”的基础上,读好了句子。
(3)老师范读引领。
写字有其规范的姿势,朗读亦是如此。这堂课中老师在导入之后朗读了这个故事,教师艺术性的范读比听录音更让学生感到亲切,比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读故事效果更好,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乐读。
教师及时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是对读的反馈,既可以检测学生读,又可以对阅读教学起到引导作用,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的“你们可真是一位朗读高手”“真棒”等评价语言始终激励着学生兴致盎然地朗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