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学科组特色
“勤学、善思、实干”是我们的团队特色:
一、加强教学常规工作,抓得实。
1.备好课
由学科组组织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工作,并在学科组内进行学习与研讨,确保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落实。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础上,教师至少要提前备好一周的课,青年教师要求备详案。我们学科组确立本年级语文学科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分单元制定好了教学计划,明确了各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每单元学习之前设置单元导读课,对该单元有整体感知并预习,为之后的每课学习省出时间进行其他内容拓展,有目的地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课时压缩,多余的时间用于课外拓展阅读。每单元的课外拓展由老师们商量确定,以语文拓展阅读中的内容为主。
2.上好课
(1)执行好已有的教学设计,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学生学习能力的习得。
(2)根据班情与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创新性的修改,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课堂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我们将继续加强组内互相听课、评课,写好教后记,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评价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升教研组活动的质量,推动教与学。
3.布置好作业
作业布置,练习题设计精选,有针对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有的放矢地开展辅优补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计作业内容,对优生一是加大读写知识的训练,特别是阅读短文的训练。二是强调课外知识的积累。三是做一些提高练习,对中下生,主要加强课本知识的积累训练。总之通过作业的练习,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提高。
在学科组要明确作业的布置:
规定性常规作业,在学科组内形成统一与共享;语文补充习题、8篇大作、8篇小作、硬笔习字册,家作除常规性的抄写作业、背诵作业外,增加课外阅读作业,要求在课外阅读材料上用上读书记号,做一定的批注,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从材料中找到答案。
二、团结一心上好公开课,共发展。
本学期在确立了“基于课程视野,提升核心素养”的研究主题后,我组6位老师承担了公开课,大家在研、磨、改、探、践等一系列过程收获良多。
三、青年教师虚心好学,成长快。
我组青年教师在学习共同体和组内老师的帮助下,专业上成长飞快,像沈颖、陆敏倩两位老师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教学的常规工作上都走上了轨,甚至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俩有着十二分的热情,也十分好学,有什么不知道的不懂的就问,经常虚心向师父和组内的老师求教。将从中学到的精华和自己琢磨的方法揉合在。
四、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总结,成果喜人。
本学期继续开展好两个课题的研究:市级课题儿童诗课题《开发实施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和区级语文课题《微课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组内12位老师,有6位积极参加了这两个课题。积极探索总结,教科研成果喜人。
本学期,我组12位老师人人撰写了论文,有多篇还获得了武进区教育论文奖。具体如下:
邵丹华的《借助微课程教学法的小古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获一等奖
吴婷的《诗意幻想与创造思维——浅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获二等奖
李玲霞的《微课让小学古诗词焕发别样光彩》获一等奖
许晔玮的《多媒体技术渗透美术课堂的研究策略》获二等奖
许晔玮的《儿童诗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与应用策略》发表在《华夏教师》杂志
相信在语文大咖们的引领和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教研组全体成员互帮互助,实现共同生长,每个成员都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乐学、勤思、上进、努力”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四年级教研组
202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