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的加减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彩芳

武进区洛阳中心学校   钱燕芳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63-64页例3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解决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认识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能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实际问题的检验,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2、使学生能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步骤;能大致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里的应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通过成功探索问题解决,获得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和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爸爸去哪儿音乐)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爸爸去哪》,今天我们要开启问题在哪儿的数学之旅,答对一题得一星,集齐4颗星钻就能打开大门,大家有没有信心?

一、    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谈话:出发之前,我们进行热身运动。

1、(播放动画,学生观看) 车上原来有40人,又上车4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谁会解答?你是怎样想的?(车上原来的40+又上车的4=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为什么要加4?(又来了4人,就加上4人,算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播放动画,学生观看)车上原来有44人,到站后有10人下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从图中你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谁会解答?你是怎样想的?(车上原来的44-下车的10=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为什么要减10

上车后,车上人变多,用加法算;下车后,车上人变少,用减法算。

过渡:热身运动结束,咱们一起出发吧!(任务单一:去车站解决问题)

二、    呈现问题,探索解决

1、 创设问题,了解题意

出示例题图(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找一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贴板书:原有34 下车15 上车18 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谁来完整地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2独立思考,理清思路

看黑板,估一估,离站时车上的人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能说出理由就更棒了。(因为下车的没有上车的人多。)

3列式解答,交流思路

有理有据,说得真好,准确的估计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哦。小朋友想一想,你会列式解答吗?请小朋友拿出任务单,算一算。请听好要求。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生:先算:34-15=19(人)再算:19+18=37(人)答:。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也就是说先用原有34人减去下车15人,算出什么?再用现在的人数加上上车18人,算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谢谢你的好方法,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说一说。

生:先用原有34人减去下车15人,算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再用现在车上的人数加上上车18人,算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师:学得快,说得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大家一齐说一说。

生:先算:34+18=52(人)再算:52-15=37(人) 答:。

师:谁能猜猜他是怎么想的?师:也就是先把原有的34+上车的18人,算出什么?(上车后车上有多少人?)再用现在的人数减去下车15人,算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说得清楚,有条理,同桌间把它的好方法说一说。大家一起说一说。

先算:18-15=3(人)再算:34+3=37(人)答:。

师:3人表示什么意思?(上车比下车多3人)然后怎么算?再用原有34人加上上车比下车多3人算出离站时车上有37人,其实我们一开始估计时就是这样想的。

4、检验确认

小朋友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我们顺利解决车站上的问题,要想知道算得对不对,我们还需要检查,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检查呢?查一查(再算一遍,)

启发:再看一遍、再算一遍,这是顺着检查,还可以倒过来想,想不想看一看?课件演示:倒过来想上车的18人怎么办?怎样列式?先用离站时的37人减去上车的18人,下车的15人呢?再加上下车的15人,等于34人。34人表示什么意思?和原来的人数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这个过程是对的。

5、回顾小结,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解决了和乘车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实际问题,回想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了哪些过程?

小结:解决问题时,第一步要找一找,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第二步想一想,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经验,想想可以先根据那两个条件求出什么,再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什么;第三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算一算,最后还要验算。

刚才汽车上的问题,我们一步能解决吗?都是用几步解决?所以今天这数学旅行就是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这次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呢?(任务单二:到商店解决问题)

三、    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到商店解决问题:原有37盒铅笔,又进了12盒,卖出15盒,还剩多少盒?

这个问题一步能解决吗?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在学习单二上解决这个问题吗?

交流的时间又到了,这次我们采用小老师问,小朋友答的方式,看你们的表现。(小老师看着空白任务单提问)

生:小朋友,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示什么?你来答  生:――

生:再考考你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来答    生:――

生: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你是怎么查的?  生:――

师每种方法你们是怎么想的?

小结:通过刚才两个问题的解答,我们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都要先找一找,然后想一想,想好后算一算,算得对不对还需要查一查。

过渡:下一颗星钻藏在游泳馆。

2、到游泳馆解决问题:第一次买来45个游泳圈,第二次又买来54个,租出88个,还剩多少个?

游泳池里可热闹啦!在这里又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呢?

自读——知道了什么——求什么?这个问题可以用直条图表示。如果用一根直条表示第一次买来45个游泳圈,这一根直条表示?现在老师想在这幅图上表示出租出的88个,从这儿开始,应该表示在哪里?谁上来指一指?(指名指。)小朋友他说到这可以吗?(可能太少了)我们看看是不是到这里。(课件出示)真厉害!眼力真好!那这到这就表示租出的88个。那剩下这段表示什么?(还剩多少个?)

师:用我们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任务单三。

师:交流时间到了,你是怎么样解答的?谁来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列出了算式,我们一起帮他检查一下。如果你认为他做对了,就把掌声送给他!

小结:先算出上午和下午的总数是多少?再从总数里面减去租出的等于还剩的。

看,第三颗星钻冒出来了。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得到几颗星钻啦?(3颗)还差几颗完成任务,(1颗)赶紧加油!

3、到班级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超级任务来啦!走进丁丁的班级,帮丁丁解决问题。

这是丁丁在他们班调查到的数据?你知道他们班有多少人吗?(口答)还知道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边说边出示课件。)“各”包含几个小问题?可以分成怎样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能用一步解决吗?相信大家用今天的方法能求出不会游泳,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

这两个问题都要先算出什么?

四、全课总结                                           

1、小朋友集得了四颗星钻,大门向我们打开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到了什么地方啊?(开心乐园)看看开心礼盒里面有什么?是糖果。要想得到糖果,我们一起接受星级挑战。看你能完成几星的挑战呢?只要选其中一个完成即可,当然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完成其它的。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