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案例 启智慧
洛阳中心小学 戈彩萍
寒假在家,细细拜读了王丽老师编写的《如何上好课——精彩教学案例集萃》,让我深深体会到的一点就是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何上好课——精彩教学案例集萃》这本书中选取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案例,书中没有深奥、枯燥的理论,有的是一个个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鲜活的“故事”,每个“故事”的后面还有“评析”,围绕所提供的案例进行简洁的评析,帮助我们教师拓宽视野。本书编写的案例共分四个部分:课之新,课之趣,课之活,课之妙。每一部分的案例都有其独立的触角,都能启发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课之新
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书中有一个案例讲到老师在教完学生“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后,向学生提问: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鼓励学生,发言没有对错,只要说的有道理,都能得到赞许。这位老师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表达各自不同的简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开口,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不管学生的见解是否有充分的证据都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支持学生们相互争论,使学生们对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在辩论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相关概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课之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需要有对学习积极的兴趣。如果对学习不敢兴趣,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那是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为此,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遇到问题能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同是探究者的位置上进行研究讨论,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才会对学习产生一种间接的兴趣。同时,教师能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才能大胆发挥聪明才智,才会在学习中得到愉快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之活
以“活体”带动课堂是创设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的最有效地方式。大自然为教师提供了无穷的教学资源,可以从中获取许多的活的生物体作为上课的材料。在缤纷的世界里,学生会有许多充满诗意的期待,会有许多五彩斑斓的梦想。作为教师,应牢牢把握住这一特点,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许多直观的教学材料,带动学生动手、动脑,把学生从对简单的书本知识的机械的死记硬背中带回生活中来,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发现知识并掌握它,用身边的“活体”来带活课堂。
四、课之妙
课堂教学,要思考的是教什么,更要思考的是怎么教。把教学手段与思想方法结合起来,我们就会收获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教学手段不一定要追求“高科技”,只要“因地制宜、方便易行”就好,关键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当科学与艺术在教学中和谐统一时,教师的教学自然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课堂教学也将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的奇妙旅程。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