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卷 有 益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邵敏芳
读书的感觉真好!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喜欢端一张小椅子到阳台上静静地看书,那时整个人、整个心境都沐浴在柔和的阳光里了,倍感温馨;在风雨潇潇的日子里,我喜欢坐在窗前,一边聆听窗外风雨的沙沙声,一边默默地看书,那时觉得那沙沙声就像美妙动听的音乐,甚感惬意;临睡前,我靠在床头,捧一本书,美美地读上一两篇,然后满足地睡下,觉得连梦境都浸润在书香里了。
假期里有空闲,读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是潘新和的《在苦难中与阅读、写作结缘》,读了深有感触。
潘新和先生经历了文革的磨难,那段日子对他来说是不堪回首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那时候他可以借阅到很多书来读。那段晦暗的时光,何以解忧,唯有读书。书为他打开了一扇敞亮的窗子,让他在苦闷的日子里得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他的文字,敏感力和言语想象力,应该就是在那时候不知不觉形成的。读书培养了他对阅读与写作的热爱。
他说,只要喜欢,读多了,语感、文体思维、文化修养、言语信念、精神能动性……自然就都有了。他在《牧养言语生命的“野性”》中说:“把学生牧养在言语的沃野上,文学、文化的大自然中,让他们纵情地奔跑、觅食、嬉戏——流连于绿荫河川,小憩于草尖花丛;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或早或迟,终会看到壮硕野性的言语生命崭露头角的。”说得多好啊!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做老师的不多读点书怎么行?要让学生解除写作咬笔杆的痛苦,不多读点书怎么行?多读点书,自然会下笔如有神,自然会有壮硕野性的言语喷涌而出。时间一去不复返,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把握住当下,就一定会比一般人干得出色。平时有空闲,我们便应多读书,也应引导我们的学生多读书,狼吞虎咽地读,不求甚解地读,囫囵吞枣地读,都没关系。开卷有益,只要读,便会让人获益,读了后,大脑自然会慢慢消化。
从教以来,教书之余,也一直忙忙碌碌的,但不管怎么忙碌,都觉得读书确实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它让人远离尘嚣、生活充实、心灵宁静、目光睿智、意志坚毅……有时有感而发,写点“豆腐块”投寄出去,看到发表了,那份掩饰不住的喜悦让人回味无穷。读书,也培养了我对阅读与写作的热爱。书,是我心中的“一方乐土”,“半亩方塘”。
读书、写作,能让我们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振翅飞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