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生命之水… 03-29
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 11-30
八礼四仪图文 07-24
武进区第九届小学生… 04-29
常州市第七届“生命… 04-29
常州市第七届“生命… 04-29
校园电视《竞选那些… 12-26
 
 
 
第十一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获奖证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少年宫>>教育科研>>美术课堂中 巧用多媒体
美术课堂中 巧用多媒体
发布日期:2017-04-07   点击次数:   来源:原创   作者:陈英芬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吴琳娜

摘要: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日益广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引进多媒体参与教学,使教学活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全面的特点,把静止呆板局限的内容拓展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集形、色、光、动、静、声于一体,以此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从而使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由浅向较高层次的审美兴趣发展,使美术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的丰富资源,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关键字:多媒体资源  审美  表现美  创造美  激发兴趣

一、运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在教学的每个阶段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为。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产生追求美好事物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1、展示丰富视觉形象激情引趣。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有美学家说,“美是需要推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各种渠道启发培养学生去发现美。在充分利用小学美术教材的同时,还应替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提供适量的信息,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感性材料。多媒体不仅可以把这些材料中美的因素,诸如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对称美……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原材料显示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使学生看得更清晰感知得更充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性。如学生练习前可利用实物投影仪或计算机提供范作指导欣赏。范作可以是老师画的,也可以是先前搜集的学生优秀作品。图片可以是美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其他参考资料上的,可以是儿童作品,也可以是中外名家经典杰作。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需的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自然风光等画面。让学生处于“聚精会神”的状态,沉浸在审美想象中,充分欣赏、感受画面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体验艺术美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从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2、引入听觉材料。研究证明,在绘画过程中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助于激发创作,培养想象力与审美能力。沉浸于音乐,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得到共鸣。在指导学生作画的同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用音乐的和谐旋律去感染学生,从乐曲中感受绘画的美好感觉。而且将抽象音乐的播放情景具体化,如在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会画树后,要引导其画出一片树林,可用电脑播放伴着鸟叫声的晨曲,让学生去聆听感受,并想象画面:清晨的树林里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先是一只逐渐增加几只……靜泌的树木热闹起来。伴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学生们欣然在纸上画上许多树。有远的近的,有全看得到的,也有被遮掉一些(重叠)的,有桃树有柳树有松树,再添画一些花草小鸟,用亮丽的色彩表现清晨树林朝气蓬勃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自然的美。

    3、视听游戏乐在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活泼地发展。如利用多教媒体设计一些视听游戏。给画面选配格调相应的乐曲。如给优美的风景画配上舒缓的班得瑞的轻音乐;给热闹活动的画面配上欢快的舞曲;给运动场面配上进行曲……学生乐此不疲兴致有余,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审美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重点难点。

    当教师传授画法技巧,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光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使用电教媒体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转变思维定势提高思维能力能动性,使思维化、角色化,多元化,消除对难点的困惑心理,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1、借助多媒体教学指导观察来突破重点难点。

2、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示范,解决技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平时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将书画知识点与技巧清晰地示范出来,全面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教国画,可利用实物投影,在视频展示台上直接示范作画。此时毛笔的中锋、侧锋,运笔速度、节奏,墨的枯润、行笔的起伏及留白等运笔的细微过程,都可在大屏幕或电视视频上生动、清晰、鲜明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用笔技法的掌握,并缩短了理解过程,提高了审美效率。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变抽象模糊知识为生动清晰的表象,解决重点、难点。如一些命题画、记忆画,要对于当时不在眼前的事物凭记忆画出它的具体形象,这对小学生来说难把握,应借助电教媒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生动形象。让学生鲜明感知。如记忆画《家乡的桥和塔》需要画到关于自己家乡的景物特点,要画得细致入微,真实地表现家乡的美。这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情景,但让你一下子画出来就会一时不知如何画才好,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加以指导:可运用多媒体Powerpiont制作编排家乡五年前与五年后的变化,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屏幕展示启发他们回忆以及认识到家乡的美。这样学生就有形有照了,化模糊为清晰,有效的突破难点。再启发学生在画面上添加生活中的人物,可使画面增加生动感,画得丰富多彩,再围绕环保主题让学生们将自己对环保的认识添加到画面上,对家乡的发展画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这样在情感目标上也增强了学生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意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传授知识与技法,启发想象开拓创新。

  儿童作画离不开想象,凭空想难度大,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美丽的画面,从而在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学生就很直观很自然的被引入生动的美术课中,.如三年级想象画《迷彩服》,为了解释迷彩服的特点,由于道具的限制,要取到一件军用迷彩服不容易,那么我就用Flash制作了关于迷彩服的图片等一系列内容,这样不仅省去了找道具的烦恼而且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得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迷彩服的知识及特点,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利用多媒体还可以遵循人体感知规律,优化感知方式,使表象更集中,更鲜明,更清晰有效诱发学生联想,由甲事物联想成乙事物,拓展思维激发灵感进行表现美、创造美。如二年级《奇妙的脚印》要求把各种动物的脚印(如老虎、狮子、貘、羚羊、麋鹿、狗等)联想成其他事物,这时可搜集许多动物脚印的图片在实物投影上旋转展示等多种方法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丰富的 联想并提出自己的创意。有的把貘的脚印联想成轮船,有的把羚羊的脚印联想成大海里一条条美丽的鱼,有的把狮子老虎的脚印联想成花瓶等。学生尽情联想,然后根据他们的创意直接在这展示的图片上进行改造或局部夸张或稍加变形。这样尝试能使学生学会表现美、创造美以及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互动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注意信息反馈,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学生练习后将画好的画摆放在实物投影上呈现给全体师生来欣赏、评价,实现自评互评的良好氛围。提出改进意见帮其完善画面,利用实物投影仪来呈现作品的好处是不受作品大小限制,不受视点、角度的影响,教学交流简便快速,信息反馈的效率高,审美、评价教学的效率也就有所提高。而且评价在美术课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们通过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识到自己的画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怎样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就提高了绘画与制作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也有所提高,在教绘画技法以及评价方面也很方便,能促使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及绘画与手工技法的掌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