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师生共成长
发布时间:2018-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丹萍

立足课堂 师生共成长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爱动手操作,根据他们这些年龄特点,本学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组以“低年级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为研究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按照学科组计划,2018年10月11日上午第三节课朱丹萍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2~5的分与合》,一年级全体数学老师集聚一堂,戴鸿校长和李彩芳部长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一教学内容是“数的分与合”的第一节课,对后续学习10以内的分与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幼儿园虽然接触过数的分与合,在生活中也初步感知了“分”与“合”,但正式接触还是第一次。学生学些什么?老师教些什么?如果让操作活动更有效?朱老师不断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在探究4的分与合时,首先提出“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可以怎样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手操作;接着全班交流,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从分的角度初步认识4可以分成几和几,把分实物图抽象成分解数;最后通过“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分的结果,推想几和几合成4,使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意义,体会数的组成方法。在探究5的分与合时,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究,学生不仅能有序地分,还能成对地想,为后续继续学习数的分与合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后,数学组的老师们进行了简短的研讨。可以说,朱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动手操作,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次次的思维碰撞,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学会了数学的思考方法,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高效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