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你是什么颜色(六下)
洛阳中心小学 徐丽红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描写亲情的儿童诗,提高学生对童诗的认识,感受童诗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味生活,感受亲情,懂得感恩,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童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岁月不停歇地往前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逐渐消失在时
光的尽头。可是在我们的心里,他们似乎从来不曾离去,总在内心的某个角落里住着,还是那样的慈祥,还会给童年的我们唱童谣、讲故事……
2.走进风里,思绪在空气中纷飞,不敢停住自己的脚步,问轻风,你可能读
懂我的感情? (揭题:感情,你是什么颜色)
二、读描写亲情的儿童诗,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感情。
1.直接出示《感情 什么颜色》
(1)自由读,指名读。
(2)在诗人眼中,感情是什么颜色?能说说为什么吗?
(3)简介作者:你知道吗?已经90岁高龄的圣野老爷爷,却始终坚持称自己是“诗娃娃”,他常常在读者要求签名时写到“诗娃娃来过了”!就是这样的“诗娃娃”,为中国童诗奉献了他的青春与暮年,直到现在,依然坚持为孩子们写诗。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有趣的童诗,著有诗文集《啄木鸟》、《小灯笼》、《欢迎小雨点》、《和太阳比一比》、《奶奶故事多》、《圣野诗选》、《湖上灯会》、《外婆的红山楂》等60余种。
(4)小结:有人说他是“中国童诗的守护者”。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心中有爱,心中满怀感情……(感情齐读小诗)
2.有这么一个孩子,他对自己的妈妈也满怀感情,在他看来,感情是什么颜色呢?(出示【比利时】 莫利斯·卡列姆《妈妈》)
(1)师读。
(2)你读出感情了吗?读出颜色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你读出了孩子对妈妈的什么之情?能试着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描绘吗?
(4)小结:整首诗中,并没有出现“妈妈”这个词语,然而每一句诗都在传递着诗人对妈妈的深深感谢。是妈妈带着年幼的我认识了高大的树木、会歌唱的鸟儿、张开花瓣的星星等美好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妈妈给了我一颗向往自由的心灵,这将是我终生最美的礼物。所以,有时感情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色彩,它可以是五彩斑斓的。
(5)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诗人对妈妈深深的感激之情。
3.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冰心奶奶也曾写下一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眷恋。(出示《纸船——寄母亲》)
(1)指名读。
(2)诗人通过纸船想寄托什么纸船承载着她的什么感情?
(3)对于那时独自远离家乡去异国求学的冰心来说,母亲的爱抚与关照渐行渐远,自幼富足、温馨的家庭生活也从此不在身边,她回忆起烟台海边儿时的美好生活,凭借叠纸船戏水这样的游戏,遥寄对母亲的深深思念。闭上眼,你仿佛就能看到那白色小纸船摇摇晃晃地来到母亲的面前,满载的是女儿对母亲的依恋,这似梦似幻的诗意,正是冰心奶奶所擅长营造的。
(4)此时此刻,你觉得该用什么颜色来形容冰心对母亲的感情呢?齐读。
4.印象中,父亲的形象总是威严的,其实他也有着一颗疼爱子女的心,只是不像母亲一样表现得那么细致。问一问你的父亲,生活的色彩是什么?看看他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出示《生活的色彩是爱》)
(1)试读,指名读。
(2)生活的色彩是什么?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爸爸怎样的感情?你觉得这种感情又可以用什么颜色来形容?
(2)生活的色彩是爱,没有爱的生活也就没有了色彩,没有了意义。这段孩子与父亲之间的“问”与“答”充满了诗意色彩,因为有了爱,人们才会看到绿树红花,才能感受到白鸽柔软的羽翼划过天空时的纯净,才能驱散黑暗迎来光明。而父亲的回答也正让孩子感受到了他那厚重的父爱,以及孩子对父亲缤纷的感情色彩。
(3)感情齐读。
5.除了父母,生活中还些哪些爱萦绕在我们身边?我们心中还隐藏着哪些情愫?(出示组诗《破烂换糖哎 》《外公和他的蟋蟀》)
(1)自由轻读。指名读。
(2)在这组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一种色彩?
(3)这一组诗,读来似乎分外伤感,可是真挚的感情却又分外打动人。岁月不停歇地往前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逐渐消失在时光的尽头。可是在我们的心里,他们似乎从来不曾离去,总在内心的某个角落里住着,还是那样的慈祥,还会给童年的我们唱童谣、讲故事……
三、激发灵感,尝试创作。
1. 走进风里,思绪在空气中纷飞,不敢停住自己的脚步,问轻风,你可能
读懂我的感情? (回到课题)
2.再次出示圣野的《感情 什么颜色》,齐读。
2.同学们,在你的心中,谁给你的爱最难以忘怀?在你的心中,埋藏着怎样的一种感情?在你的心中,它又呈现怎样的一种色彩?仔细回味以往,然后提笔倾诉,一吐为快吧。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品评,交流鼓励。
1.交流,佳作展示。
2.师总结:走进风里,思绪在空气中纷飞,停住自己的脚步,问轻风,你一定读懂了我的感情。 (再次回到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