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季(三下)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顾丽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有关四季的儿童诗,提高学生对童诗的认识,感受童诗的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
3、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对四季的感觉与记忆。
一年四季,我们走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二.寻春《春天是这样来的》
1.同学们心里都装着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不管四季如何轮回,有一个季节总是第一个向我们招手,你看春天是这样来的。(出示《春天是这样来的》齐读)
(1)春天是怎样来的?(唱歌、跳舞、放鞭炮)
(2)分别是谁呢?它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3)清脆的叮咚、欢快的呼啦、快活的噼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怎样?(热闹)
2.你喜欢这首童诗吗?喜欢哪里?指名说,点出拟人的写法。(板书:拟人)
3.春天的热闹是“隐藏”着的,是靠我们阅读时细细地把它“品”出来的,你看张国南先生写出的诗多美啊。(师生共读这首小诗)
4.而你心里是否也装满了春天?春天的热闹在哪里呢?你呢,你感受了什么?指导学生用诗意的语言说一句简短的话。
春天是这样来的
张国南
叮咚,叮咚!
小溪试了试清脆的嗓子。
啊,春天是唱着歌来的!
呼啦,呼啦!
柳枝弯弯柔软的腰,
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
哔剥,哔剥!
春笋在泥地里快活地拔节,
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三.读夏《夏天的颜色》
1.热闹的春天过去了,很快夏天来了。(出示《夏天的颜色》齐读)
(1)从这首小诗中你读出了夏天有些什么颜色呢?
(2)这首诗诗人告诉我们什么?夏天是蓝色的——蓝色在哪里?夏天是红色的——红色在哪里?夏天是绿色的——绿色在哪里?(个别读)
2.这么多颜色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夏天的美)夏天的美就蕴含在各种颜色里,这是画家的大手笔。
3.这首诗是一首什么诗?(问答诗)读起来怎样?指名说,点出节奏。(板书:节奏)
4.读得慢,读得深情,读得有节奏,然后闭起你的眼睛:浩瀚的海洋、炎热的太阳、一池的荷叶这只是一首诗?不,这是一幅画,一幅杰作。(再次分组读小诗)
夏天的颜色
夏天是什么颜色的?
是水彩的蓝色
你看
那浩瀚的海洋
果然是很大的一片蓝
还带着淡淡的咸味
夏天是什么颜色的?
是蜡笔的红色
你看
那炙热的太阳
果然是热情的一轮红
还闪出耀眼光芒
夏天是什么颜色的?
是水粉的绿色
你看
那一池的荷叶
果然是连接的一大朵青
还有一点点荷花的粉
四.品秋《秋天的信》
1.走过热闹的春天,美丽的夏天,现在秋天迫不及待地赶来送信啦!(出示《秋天的信》个别读)
(1)秋天的信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些信写给谁了?
(2)小动物们喜欢秋天的信吗?哪里读出来的?
(3)秋天的信到底在告诉小动物们什么呢?
2.这首诗充满生活情趣,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呢?指名说,点出比喻。(板书:比喻 生活)
3.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写作方法使诗文有血有肉,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落叶信传递的信息,是表明秋天的到来,这样有趣的艺术想象是多么的新奇,而且还传递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呢!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循着诗人的思绪,去解读信吧!(男女生读)
秋天的信
(中国台湾)林武宪
秋天要给大家写信
用叶子做信纸
请风儿当邮差
偷懒的邮差
每到一个地方
就把信一抛
有的信
落在松鼠头上
有的信
掉在青蛙身旁
起路的雁
也衔了一页回家
池塘里
草丛中
到处都有秋天的信
动物们急忙准备过冬
五.赏冬《下雪的声音》
1.小动物们急忙准备过冬,那是为什么?冬天的雪,带来了白茫茫的世界,冬天的雪,让我们听到了下雪的声音。(出示《下雪的声音》个别读)
(1)冬雪飘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是啊!下雪了,到处银装素裹,下雪天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变得怎样?心情呢?
2.在我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冬天,它会下雪。下雪天,它在画画,画些什么?它也在唱歌,它在唱什么呢?
3. 这首诗充满大胆想象,让我们感受到冬去春来那鸟语花香的美丽场景。(板书:想象)
4.下雪的画面,是冬天的礼物;下雪的声音,是春天的序曲。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去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齐读小诗)
下雪的声音
圣野
下雪的天气很安静,
我在静静在倾听,
啊,我听见了,听见了,
听见了下雪的声音。
是什么样的声音,
像小鸟飞?像微风吹?
噢,不对,不对,
那声音真美!
下雪的声音像一首歌,
在我心中回响;
还有一幅图画,
在我梦中闪亮。
我听见,
雪花引领着春天来了,
她的身后,
是春天的鸟语花香。
六.写四季《哪去了》
1.欣赏了这么多儿童诗,你们发现儿童诗有什么特点?(看板书,小结)诗是什么,诗就是每个人心底流淌出来的最自由的声音。
2.春、夏、秋、冬在悄悄地转变,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和谐、有趣。时间飞逝,转眼一年又一年,我们不禁想问四季都到哪去了?(出示《哪去了》齐读)
3.用心读这首诗,脑海里像过电影一般将一年四季放映一遍,你会发现春娃娃、夏哥哥、秋姐姐、冬爷爷要忙碌的事情可多了,你能将这些事也写进你的诗里吗?
出示:春娃娃的 哪去了?
夏哥哥的 。
夏哥哥的 哪去了?
秋姐姐的 。
秋姐姐的 哪去了?
冬爷爷的 。
冬爷爷的 哪去了?
。
3.学生个别展示,教师随机评价。
哪去了
少白
春娃娃的花篮哪去了?
夏哥哥的绿叶儿遮住了。
夏哥哥的绿叶儿哪去了?
秋姐姐借去做地毯了。
秋姐姐的地毯哪去了?
冬爷爷的白被子盖住了。
冬爷爷的白被子哪去了?
盛到春娃娃的花篮里去了……
七.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认识了四季。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诗来表现,这都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要有一颗敏感诗意的心!
板书:
走进四季 比喻 拟人
生活情趣
大胆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