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月亮(六上)
洛阳中心小学 邓瑞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月亮的诗歌的阅读和欣赏,使学生体会和感悟诗情,并初步领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2、通过朗读、图片欣赏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夜幕降临,月亮斜挂在幽蓝幽蓝的夜空,笑盈盈的,笑盈盈的;无数的小星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时而闪烁着灿灿银辉,时而眼睛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现在,让我们将一起走近月亮,去感受她如何闪耀着她那神秘的光彩。
二、赏读小诗《月亮》。
月亮
每一个树梢,
挂一个月亮,
小鸟说:
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
漂一个月亮,
青蛙说:
月亮和我好。
每一个脸盆,
盛一个月亮,
宝宝说:
月亮和我好
1、自由读小诗。
2、指名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评价。要求:先要把诗读准确,就是不增减字,不读错;其次要有节奏,就是读出抑扬顿挫;另外还要有感情,就是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3、分组读。
4、作者的眼中,月亮在树梢上挂着,在池塘漂着,在脸盆盛着。你的心中,月亮又在哪里呢,谁又在和他亲切地招呼着:“月亮和我好。”说一说。
5、喜欢这首诗吗,带着喜爱之情再读。
三、赏读小诗《月亮》。
月亮
傅天琳
妈妈你走了多久我记不清了
你走了我天天晚上趴在窗口念月亮
念月亮从D字到O字到C字
我念得很轻害怕小猫听见
它会笑我快做学生了还想妈妈
可是妈妈你听得见,可是妈妈
你听见我念完C字
又从D字念到O字你要回来
你回来我要在鸟声开放的树林子里接你
一边亲你一边念好多字母给你听
你会说这才是母亲的女儿嘛
妈妈想女儿还要工作
女儿想妈妈也不要忘认字
妈妈你走了多久我记不清了
你走了我天天晚上趴在窗口念月亮
念月亮从D字念到O字
也不知究竟是念月亮念拼音还是念妈妈
1、简介诗人。有人说傅天琳是一株饱含母爱的苹果树。她的诗风格细腻,构思新巧。19年的果园生活,使她创作出大量的果园诗,以《绿色的音符》为代表。从描写果园景物的外在美,到歌颂果园诗中包含韧性精神的内在美,诗人以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质朴的诗风,真挚的情感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果园世界”。而她的母爱诗、儿童诗则带着淡淡的忧伤,读来令人感动。
2、自由读小诗,想想怎么读。
3、朗读训练,体会情感。
4、同样写月亮,你觉得与第一首相比,有什么不同?
四、赏读小诗《月亮是一首朦胧的小诗》。
月亮是一首朦胧的小诗
王宜振
月亮是一首朦胧的小诗
很难读懂呢
满天星星在亮、在眨眼睛
那是那首小诗的注释么
小树读了
画了许多圆圈在心里
那是它的体会么
小花小草读了
叶尖上闪耀着圆圆的露珠
那是它们的感想么
小河读了
把那首小诗藏在心里
小鱼小虾不知它是什么
还以为是一枚圆圆的饼干
我读了
我在静静地构思
我在院子里栽了一株小橘树
秋天来了
小橘树结出一树月亮
每一个都是一首小诗
1、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2、从这一幅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月亮是一首朦胧的小诗,看起来好像很难度,谁读懂这首诗了?它们从小诗里读出了什么呢?
4、再读小诗。
五、选读小诗。
1、出示三首诗《磨刀石》《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我好想》。
磨刀石
——圣野
月亮把夜天
当作一块
蓝幽幽的
磨刀石
磨亮了镰刀
她就要去收割
像麦粒一样成熟的
满天的星星了
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
——王宜振
夜晚的天空
是一只温暖的鸟巢
这只巢很大很大
栖息着许多只鸟
月亮是大点儿的鸟
星星是小点儿的鸟
大点儿和小点儿的鸟儿
一起把嘴伸进黑夜
啄呀,啄呀
把偌大的一个黑夜啄破
黎明,竟被一群小小的鸟儿
一点一点地啄出
我好想
——罗大里
我好想,
人们能在月亮上骑自行车,
看看到底在那上面,
慢骑是否就跑不快。
我好想,
人们能在月亮上骑摩托车,
看看到底在那上面,
不发动马达是否就不会有声响。
我好想,
人们能在月亮上加速运动,
看看到底在那上面,
谁星期天不吃饭
星期一就会饿。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读一读。
3、交流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六、创作练习。
1、尝试创作。
翻开自己的诗册,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心中的月亮在你的笔尖流泻,在你的纸上流淌,想一想:月亮是一首朦胧的小诗,它还会是什么;我好想,人们能在月亮上……看看到底在那上面……或者,想一想月亮又会与夜空、星星等组成一幅幅怎样奇妙的画面,请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
2、交流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