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六上)
——儿童诗教学设计
洛阳中心小学 徐丽红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有关星星的儿童诗,提高学生对童诗的认识,感受童诗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童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你们曾经仰望过天空吗?夜空中有些什么?
2.无垠的夜空是难以捉摸的,那些闪啊闪的星星藏着许多秘密。因为有太多仰望星空的人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星星。而星星千万年沉默不语,安静地望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二、读有关星星的儿童诗,感受诗人奇特的想象力和写作特点。
1.首先,我们来学一首童诗,大家看看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出示《星星和花》)
(1)自由读,指名读。
(2)简介作者:土井晚翠是一位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气质独特的诗人。他以一首《荒城之月》而在日本家喻户晓。他博览东西方名著,学识非常渊博。屈原、李杜、歌德、雪莱这些伟大诗人的作品,孕育了他的诗魂。他从中国宋朝诗人范质的诗句“迟迟涧畔松,郁郁含晚翠”中取“晚翠”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
(3)你喜欢这首童诗吗?喜欢哪里?指名说,点出比喻的写法。
(4)师小结:还记得你在一年级学过的金波爷爷的那首诗《星星和花》吗?“满地的鲜花,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土井晚翠和金波爷爷虽然身在不同的国家,但在他们看来,星星和花却是天地间最要好的一对小姐妹。她们在夜空之下互相遥望、微笑,虽然不能手牵手,心却一直靠在一起。从这首童诗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想象丰富而奇特。
(5)带着自己的感觉齐读这首很奇特很美丽的童诗。
(6)让我们和土井晚翠一起仰望夜空,他看到了大自然的一对姐妹。你呢,你看见了什么?启发学生想象说话。
2.大家看,郭沫若先生也在仰望夜空,他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天上的街市》)
(1)师读。
(2)你看见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这一次,星星在郭老的眼中又成了什么?
(4)更令你称奇的是什么?(牛郎织女提着流星灯笼在游街河。)
(5)小结:这首诗把“联想”和“想象”都运用了进去,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对夜空中的街市进行想象,那华美而宽广的天河中热闹繁华,连神话故事中天各一方的牛郎织女都提着灯笼在闲游。这是郭沫若为数不多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一首诗歌,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诗人的独特想象力。
3.看着星星,你想过和它对话吗?智利女诗人密斯特拉尔就对夜晚的星星进行了一番询问与承诺。(出示《对星星的承诺》)
(1)指名读。
(2)你读懂诗人对星星的承诺了吗?
(3)这首诗的语言有趣吗?诗人用了什么方法让这首诗显得那么有趣?(比喻、拟人)
(4)孩子因为纯真,所以眼中看到的一切也是善良的,神奇的。而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以及童诗语言的美丽和有趣。
三、激发灵感,尝试创作。
1.同学们,读了这么多写星星的诗,你的心中肯定也蠢蠢欲动了吧。来,擦亮你的眼睛,请你带着一颗诗意的心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师边放夜空星星图片边适当作一些引导,生欣赏、想象、酝酿)。
2.把你刚才看到或者想到的用简洁的语言分行写出来。可以写星星,也可以写月亮,也可以写整个夜空的景象,你想写夜空中的什么就写什么,想把夜空想象成什么就是什么,想在夜空中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品评,交流鼓励。
1.交流,佳作展示。
2.师总结:无垠的夜空是难以捉摸的,那些闪啊闪的星星藏着许多秘密。现在,有了你的追诉,相信它再也不会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