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诗诗人金波先生说过:“童真与童诗有着天然的机缘。”为进一步推进童诗课题《开发实施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的深入研究,3月26日上午9:00,洛阳中心小学童诗课题组骨干教师和部分语文老师在三区四楼会议室参加儿童诗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课题组组长秦霞主持。
学校低、高年级组的金兰娟和沈华芳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五年级童诗研讨课《动物猜猜乐》和《童年记忆》。金老师的教学以赏为主,寓教于乐。整堂课以“童诗乐园玩游戏”为活动切入点,精心为一年级的小朋友选取了八首动物童诗《小兔子》、《小螳螂》、《萤火虫》、《小松鼠扫地》、《蚊子》、《猫咪》(1-3)。活动以闯关的形式,巧妙地让小朋友们通过童诗认识了这些动物们的外表、声音、动作和食性,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爱动物的天性,平添了许多童真和童趣。沈老师的教学别具匠心,她为孩子们铺开了一幅童年的画卷,让孩子们一起回味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诗人林焕彰作品突出一个“趣”;方素珍的作品突出一个“爱”;课堂中沈老师呈现自己创作的童诗,并把收集到的大量的生活素材巧妙地进行集中展现,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创作的欲望。课堂中,同学们边说边写,用诗歌的形式与他人一同分享童年的喜乐。
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说课,课题组骨干教师一起互动探讨。课题组副组长朱伟老师高度赞扬了沈老师的童诗教学。沈老师的整个童诗教学流程清晰明确,能抓住欣赏到创作和五年级语文课堂这两个典型,抓住教师获得童诗教学课型、学生获得童诗美的熏陶这两大收获。课堂中教师作出了自己创作童诗这一大尝试,也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后,朱老师从童诗的形式、意境和语言美,童诗与语文课的差别这两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朱丽英老师从营造活泼氛围、猜谜激发兴趣、文字体会内涵和课件制作生动这四方面点评了金老师的童诗欣赏课。
最后,课题组副组长臧明艳全面部署了下阶段的儿童诗研究工作。
“梅花怒放,杨柳飞扬。”春天的脚步已经慢慢向我们走近,生活变得如此曼妙多姿。今天,我们只是撷取了万花丛中的一朵小花,万绿之间的一眼新芽。但我们相信,在自己的辛勤浇灌下,一定能开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洛小通讯组 撰稿:顾丽芳 摄影:顾丽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