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实施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3.9—2014.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诵读、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儿童诗研究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努力开发儿童诗校本课程,探索有效实施的方法。
二、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儿童欣赏与创作的儿童诗校本课程。
2、通过儿童诗研讨活动,探索实施儿童诗欣赏、创作校本课程的方法。
3、通过学习儿童诗理论知识,提高课题组成员理论素养及研究能力。
4、培养儿童的诗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实践与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将分别组织对课题组核心成员和全体成员进行培训,邀请校外儿童诗教学专家和儿童诗作家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课题组成员对儿童诗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整合语文课与童诗课的教学方法,使课题组成员更好地掌握实施儿童诗校本教材的方法。同时继续完善本课题的网站,给全体成员提供学习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2、进一步明确研究任务,突出研究重点。
核心成员整理、编写了新的儿童诗校本课程材料,并按照学段特点制定了不同目标。本阶段研究重点为推广、实施这套校本材料,帮助孩子通过阅读儿童诗优美的语言,感受纯美的意境,从而拓宽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语言素养,使他们拥有温暖、向上的情感。
3、开展观摩研讨、童诗比赛等活动。
(1)开展儿童诗研讨活动。
儿童诗是培养儿童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好教材,开展童诗观摩研讨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体悟式”经历,更能为老师今后的语文课增添许多诗意。
本学期课题研讨课由李英、陆亚玉、沈雪莲、陈静四位老师承担。
(2)各班级开展诵读儿童诗的活动。
有的儿童诗短小有趣,有的则意境优美,在等待上课的几分钟内,结合上课内容朗诵一首童诗,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各班举办多形式的读诗比赛。配上合适的音乐与背景图,可以整班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配合朗读,甚至以“重唱”的方式来朗读儿童诗。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之情。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明确儿童诗校本材料年段目标。
2、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儿童诗教学方法培训。
十月:
1、各班开展儿童诗朗读比赛。
2、邀请浙江宁波北仑区实验小学郁旭峰校长来校进行儿童诗教学方法讲座。
3、儿童诗欣赏、创作研讨活动(执教:李英 陆亚玉)
十一月:
1、儿童诗现场主题创作比赛。
2、儿童诗教学设计比赛。
3、各年级组开展童诗研讨活动。
十二月:
1、儿童诗欣赏、创作研讨活动(执教:沈雪莲 陈静)
2、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撰写儿童诗课题案例、论文。
一月:
1、举办儿童诗汇报演出,推选各年级优秀儿童诗朗诵者、创作者进行演出、表彰。
2、整理学生优秀儿童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