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名家名作 工作指南 专题培训 研究动态 实践探索 成果展示 网站首页
  工作指南 更多>>
课题组工作总结(… 12-18
关于组织参加市级… 11-28
课题组工作计划(… 11-03
课题组工作总结(… 11-03
关于召开儿童诗课… 10-20
关于开展儿童诗课… 09-30
  专题培训 更多>>
王立春儿童诗集《… 01-02
以“陌生化”策略… 12-26
论儿童诗之“趣”… 12-26
王宜振:西北高地… 12-22
童诗创作不妨来点… 12-21
浅谈指导小学生写… 12-02
  研究动态 更多>>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 12-20
洛小开展儿童诗课… 12-02
关于儿童诗整班朗… 11-09
洛小召开市级童诗… 10-28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 10-28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 10-24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栏目备份>>专题网站>>语文课题>>工作指南
课题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8-28   点击次数:   作者:邓瑞芳   来源:本站原创

 

《开发实施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总结
(2013.2—2013.6)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圣野曾经说过: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人!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对人的熏陶有多重要。一首好的儿童诗作品,不仅选取了这个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角度,而且也教导我们用健康、开朗的心情去面对每一天以及每一件事情。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本学期,我校在原来开展儿童诗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课题组,以《开发实施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一、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开展教育科研必须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必须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因此,本学期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以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我们向课题组成员推荐理论书籍、教育杂志,通过校园网“业务学习”栏和课题网站“专题培训”栏目推荐文章,通过学习,使研究成员了解当前儿童诗方面研究动态,也能反思自己的工作,发展了教学研究能力。
二、创设环境,营造儿童诗氛围。
重视校园儿童诗环境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并努力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浓的童诗氛围。 校园长廊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充实儿童诗内容。各教室利用板报、读书角等创设儿童诗氛围。
在信息处老师的帮助下,建立了儿童诗网站,网站内容分为“课题概况”“工作指南”“专题培训”“研究动态”“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六大内容。一学期以来,研究成员们不断丰富网站内容。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依托,提高儿童诗朗读质量。
1、开展儿童诗研讨活动。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成以童诗欣赏创作和走进学生课堂为抓手,让童诗点亮孩子们的心灯。
3月28日上午,我们在三区四楼多功能室举行儿童诗课题教学研讨活动,周婉平校长携同儿童诗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吴婷老师为大家呈现三年级童诗仿作课《我想……》。吴老师从生活入手,让孩子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最想做的事,自然导入童诗课《我想》;接着又采用看图想象、修改诗句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童诗的句式和创作方法,为学生创作童诗打下准备;最后,吴老师又为学生提供了美丽的图片,让学生从各种素材中汲取灵感。活动结束,一句句美妙的童诗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流淌出来,显得那么迫不及待,那么清新自然。
接下来,童诗课题组成员姜唯婷上了一堂六年级童诗创作课《一棵树一首诗》,如果说三年级的课给人的感觉是清新的灵动的,那么这堂高年级的课给人的感觉则是大气丰富,课堂容量极大。上课伊始,姜老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树”的童诗,听着学生们动情的朗读、深刻的感悟,老师们都大为赞叹,都说童诗在这个班已然深深地扎下了根。接着,姜老师引导大家赏析了《树阿姨染发》、《树的苦恼》、《树》等一系列关于树的诗,在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就从许多角度了解了各种不一样的树,在姜老师充满睿智的引导下,学生们时而开心,时而悲愤,时而陷入沉思,最终一棵棵 “心中的树”在他们心中诞生,并化为精彩的诗句集中展现,让所有听课老师无不感叹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全体儿童诗课题组成员在教科室邓瑞芳主任的主持进行了研讨活动。研讨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吴婷和姜唯婷老师的两堂课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围绕如何更好开展儿童诗的课题研究进行交流学习。在研讨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次的课题研讨活动非常成功,成为组内老师借鉴提高的催化剂和推动课题研究进度的助推器。另外,老师们都认为为了有利于课题的研究,必须加大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青年老师加入课题研究,以发挥他们的好学精神和教学特长,促使我们的课题研究队伍更壮大,加大研究广度。最后,大家还纷纷建议:在每个班开展童诗研究的基础上,每个年级应力推童诗特色班,推进研究的深度。
5月21日上午,我们课题组又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秦丽娜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二年级童诗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秦老师从生活入手,让孩子倾听夏天的各种声音,自然导入课文;接着又采用情境想象、迁移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读想结合的文本教学中掌握了童诗的句式和说话方法;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秦老师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夏天的景色素材,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从素材中汲取灵感、迸发想象。本次教学活动,秦老师带领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促使学生诗情激荡,思维飞扬,使课堂诗意弥漫。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全体儿童诗课题组成员在教科室邓瑞芳主任的主持下进行了热烈研讨。本次教学活动,教师能依托文本上出新意,从童诗的角度把语文教学和童诗教学紧密结合,用诗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堂呈现的童诗作品丰富。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语言,提升课堂评价语,用诗化的语言对整个活动起到贯穿和引领作用。最后,邓主任就下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她说:下学期九月份将进行课题的开题仪式和儿童诗讲座活动,学校将通过更多的渠道开拓教师思维,提升课题组老师们的研究意识,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研究活动。
5月15日下午,儿童诗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了 “幸福像花儿一样”主题童诗现场创作比赛。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择优推荐2名学生参加现场创作比赛。同学们用诗心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把在喜迎花博活动中幸福生活的真实感受用生动细腻的诗歌形式抒发出来。经过为期半天的精心评选,二年级秦逸飞等10位同学的童诗作品喜获一等奖;14位同学的作品获二等奖;18位同学的作品获三等奖,这些获奖作品将陆续在学校的童诗主题墙上进行展示。
活动中,呈现出的作品充满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出当代小学生热爱花博、喜迎花博的真实感情。学生作品思路开阔新颖,语言活泼生动,节奏明快且朗朗上口,充分体现出儿童诗的特点。同学们还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运用诗化的语言来精心布局谋篇,各类作品异彩纷呈。
2、各班级开展诵读儿童诗的活动。
平时各位课题组成员还利用课前和午读时间组织学生朗读儿童诗,赏析儿童诗。成员们还组织学生在班内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
另外,在学期结束前,课题组还通过《洛阳中心小学儿童诗校本阅读材料调查表》,了解老师们在使用儿童诗阅读材料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进一步完善。
本学期在课题组员的努力下,儿童诗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臧明艳老师的课例《童诗里的亲情》发表于《七彩语文 教师论坛》第4期,全校10个班级的同学的儿童诗在武进教育信息网“学生园地”发表,五(7)罗敏同学写的《爱的祝愿》发表于武进日报教育周刊。
四、探索与思考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研究时间、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1.随着儿童诗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儿童诗认识的不断提升,我们感到儿童诗校本教材还有待开发、调整。我们现在使用的校本阅读材料,由于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主题,内容比较单一,因此还需要充实、丰富内容,使之更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
2.对于校本教材的使用上,老师的指导还有待提高。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更深入地指导学生的儿童诗阅读,学生才能获得更真实的发展。
2013年6月28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