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实施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3.2—2013.6)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诵读儿童诗的兴趣,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儿童诗研究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努力开发儿童诗校本课程,探索有效实施的方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精心布置校园环境,营造儿童诗的氛围。
2、通过儿童诗研讨活动,丰富和充实儿童诗校本阅读材料,初步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工作。
3、通过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理论素养及研究能力。
三、实践与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学习是提高实验研究理论指导水平的重要措施,实验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正确的实践活动,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实验就陷入盲目的实践活动。因此课题组将召开会议,明确本学期研究任务,要求各成员加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儿童诗教育方面的理论,进一步更新观念,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研究水平。
2、创设环境,营造儿童诗氛围。
重视校园儿童诗环境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并努力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浓的童诗氛围。校园长廊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充实儿童诗内容。各教室利用板报、读书角等创设儿童诗氛围。
3、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朗读儿童诗的质量。
(1)开展儿童诗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平时上好儿童诗研讨课,并经常相互交流。本学期课题研讨课由吴婷、姜唯婷、秦丽娜三位老师承担。
(2)各班级开展诵读儿童诗的活动。
课前一读,熟读成诵。各位语文教师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读”活动。
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各班以各种形式进行诵诗竞赛,可以是个人之间,也可以是小组之间;可以是归类对诗,也可以是擂台赛,形式多样。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形成定稿。
2、儿童诗教学研讨活动。(执教:吴婷姜唯婷)
3、利用板报、年级橱窗,营造儿童诗氛围。
四月份
1、各班开展儿童诗朗读比赛。
五月份
1、儿童诗教学研讨活动。(执教:秦丽娜)
2、儿童诗现场创作比赛。
六月份
1、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撰写儿童诗课题案例、论文。
3、评选读书“小学士”“小硕士”和“小博士”。
20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