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媒体 美术教学质量、增光添彩等。
摘要: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它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能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还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运用多媒体后的美术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可见,多媒体为美术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提升了美术教学的品位。
正文:
在大力提倡素质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强烈。历史的航船进入了新世纪时代,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方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老师只能用简单的口头式、单一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多媒体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美术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提升了美术教学的品位。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乐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树上树下》一课,欣赏各种千奇百怪的树,并了解各种树的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树的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进入了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归类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几种有特点的树,有的树根很茂盛,有的树干很粗壮,还有的没有树叶。增强了学生对树的认识。平时我们没办法去大森林亲眼看看那些形态各异的树,但是运用多媒体展示图,让他们身临其境,他们目光专注地盯着图,迫不及待地想着下面一张会带给自己的惊喜,小声地和同学讨论着树的特别之处,还情不自禁地用比喻句形容着眼前的树。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
二、降低教学难度,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美术教学材料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很好地集成在一起,通过多种视、听为主的设备让学生体验线条、色彩、形体、音乐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体验创造,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美术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美术课也在表现我们的生活。美术课堂课堂上,我时常喜欢拿起手中的数码相机,时不时地定格学生们的状态,然后连接到多媒体上,让学生们一饱眼福。这样的反馈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我们的活动课》这一课中,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同学活动的场景,表现肢体运动的方向,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很高。同学们运动时的动作变化地很快,要抓住这个瞬间,把它定格在那里,只有一个办法——拍下来。于是,我先带学生们做了个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我就在一旁乘机抓拍瞬间,拍下他们的动作,记录他们的表情。马上,我们回到教室,我立刻用数码相机连接到多媒体上,把照片放大了来看,看看刚才我们是怎么活动的,仔细观察每个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再来表现动作时,个个胸有成竹。多媒体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把美术课放回到了生活中,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给学生带来了惊喜,把大家认为不可能的变成了可能。
三、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像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主持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多媒体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了,这样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挥。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触觉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因此,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质量也因此大大提高。例如:《机器人伙伴》一课,导入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影片《变形金刚》的片段,影片中的大黄蜂、擎天柱等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对机器人的好奇,他们完全忘记了这是上课,一个劲地赞叹着好神奇啊,还不停地问他们是怎么变出来的呀。每个人都有好多的话要说,每个人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课堂气氛顿时宽松愉悦,我和他们融到了一起,学习效率也出乎意料的高。大家迫不及待地要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伙伴,不仅丰富了想象力,还发挥了动手能力,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四、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少。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会变的手》一课,我利用投影仪,用手投影出不同的形状,让孩子猜一猜,这是什么?添上什么就更像了?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有的说:“是小狗,再添上眼睛、鼻子就行了。”有的说:“是老鹰,添上眼睛和嘴巴就完整了。”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最后,我让他们在投影仪前边摆弄着自己的小手,想办法变出更多的动物,再马上绘画出来,先画好所变物体的基本形象,然后再添加完整。孩子们可以随意地舞动手指,发挥想象力尽情地猜测,激发了小朋友的联想和创造想象,把孩子们引入多视角、多层次的情境中,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在欢笑中领会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也丰富了想象。
五、人人参与课堂,提高学习能力
只有当学生亲身体验参与了活动,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如在《会变的花树叶》一课中,我先利用课件,设计了一个游戏,把各种形状的叶子简笔画导入课件,再在一旁放一些由动物和昆虫身上剪切下来的花纹块面,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拖拽鼠标就能给树叶穿上各种衣服,树叶立刻变得丰富起来。学生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拼出自己喜欢的那片叶子。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进去,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
六、学会欣赏他人,增强自信心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用来及时展示学生的成果,把课堂效果及时地反馈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美术课堂上评价一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也能从评价中学习到他人的优点,懂得欣赏好的作品,懂得欣赏他人。课堂上,我时常喜欢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大师的作品给学生们欣赏,例如几米的漫画、梵高的油画、吴冠中的水墨抽象画等。从欣赏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锻炼他们欣赏他人的能力。有时,我会运用多媒体实物投影放大课堂上学生刚完成的作品,组织大家一起欣赏,一起解说,一起提意见或建议,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学生们明白懂得欣赏他人其实也很重要。这样的反馈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既全面又各有新意,美术教学取得较好成果。
多媒体课件虽需投入不少精力,只要用得巧、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进行施教。这样,教者不难、学者易,让大家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教与学,融洽师生间的感情。总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让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美术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报》 《教师博览》《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