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
摘要:小学科技活动是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科技活动中,科技辅导员起主导作用,是小学科技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辅导者。一所小学的科技活动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关键在于辅导员的素质。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不仅要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还要有比较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实践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沟通的良好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技意识 科学思维 操作技能 活动的辅导
青少年是科学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科学素质如何,特别是农村的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科技辅导员作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倡导者,他们的自身素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技意识是小学科技辅导员素质的核心。
小学科技辅导员有了一定的科技意识,才可能自觉地提高自身多方面的素质,改变教育观念,利用小学科技活动在小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特殊功能,培养小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素质,为国家培养新型的劳动者。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还较薄弱、资金较短缺的大国,
我国的教育也正处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既然在客观上已经成为第一
生产力,而教育又是科学技术在前后辈人之间借以承接的桥梁,是科
学技术这一潜在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科技辅导员应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渠道,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应充分利用科技活动的功能,立足本土,面向家乡经济,为发家乡经济培养科技人才的"幼苗。"
二、科学思维和操作技能是开展科技活动的保证。
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思维和操作技能是缺一不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每天学习、生活都可以看成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操作技能。
对于小学科技辅导员来说,科学思维与操作技能更是其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小学科技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观察、调查、阅读、视听、计算、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怎样有效地开展这些活动,是摆在每一位辅导员面前的问题。因此,小学科技辅导员必须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尤其是科学思维品质和操作能力。另外,小学科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操作能力,又要以辅导员的科学思维与操作能力为先导。因此,小学科技辅导员的科学思维与操作技能是有效地开展科技活动的保证。所以小学科技辅导员应努力发展自身的科学思维与操作技能。
三、如何进行辅导是成功的关键。
具备了良好的愿望、较强的科技意识、良好的科学思维和操作能力,并不一定能做好科技辅导员工作。为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和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科技辅导员还应具有较强的辅导能力。
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总是从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始的。对大自然、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是人尤其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以无比的魅力,驱动人们探索自然的秘密,追求科学的奥秘。自幼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几乎是每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的共性。达尔文小时候曾爬到树上去看鸟儿怎样孵小鸟,从河里钓鱼并仔细观察,采集标本认真研究,这都是兴趣的驱使,这些或许都是以后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我们不能强制要求学生一味的按照我们既定的路线进行学习或探索,把学生禁锢在家庭或校园,而应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探究中,只有当学生头脑中发生认知冲突时,他们的思维才会进一步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作出假设,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着力营造一种祥和,民主,开放,活泼的教学氛围。
科技辅导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主导者的角色,而要作为一个引导者与合作者。所谓引导者,就是要求科技辅导员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所谓合作者,即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帮助。这个“合作者”意味深长。新的教学观教师不是主宰,不是裁判,而是班级群体中平等的一员。在探究性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来成长和提高。
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科技实践为基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一技之长的学习舞台,寻求具有积极与实际意义的活动,开发学生潜藏的智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
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应主动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要勤宣传、
常汇报、通报活动信息,争取有关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和帮
助,促进各方面活动的协调开展。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书记邓楠说过,“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而国家需要通过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公民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渠道。”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科技辅导员更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